当前位置:优秀啦 > 生活 >品牌 >正文

自主品牌份额 中汽协:自主品牌半年份额首超50%,汽车出口迎来大爆...

更新:2023年09月06日 10:03 优秀啦

优秀啦小编带来了自主品牌份额 中汽协:自主品牌半年份额首超50%,汽车出口迎来大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自主品牌份额 中汽协:自主品牌半年份额首超50%,汽车出口迎来大爆...

2019中国车市成绩单:产销量纷纷下滑,自主品牌市场份...

经历了一年的跌宕起伏,汽车市场终于迎来了2019年的成绩单。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了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行晌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

而近年来一直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也在2019年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中汽协表示,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负增长。汽车行业利润率明显较低,车企压力非常大。

意料之中的下滑

2019年,各月连续出现负增长,上半年降幅更为明显,下半年逐步好转,其中12月当月*略降0.1%,与同期基本持平。总的来看,2019年产销量降幅持续扩大,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负增长,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调整期,未来低速增长或是常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乘用车产销量降幅大于汽车总体。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9%和10.7%;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和6.3%;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和11.7%。

此外,中汽协还发布了2019年四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简称ACI)数据显示,2019年四季度,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为27,已从此前“过冷”的蓝灯区回暖至浅蓝灯区。汽车产业一致合成指数比三季度增长2.46点,先行指数比上一季度降低0.73点。从四季度汽车产业变动趋势看,我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

对此,中汽协表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在全面做好“六稳”,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中,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

自主品牌份额不足四成

行业不景气,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43.9%跌至2018年的42.1%,2019年更是跌破了40%的市场红线,仅有39.2%的份额。

还记得上一次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是2014年。

具体来看,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52.6%和75.3%,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SUV降幅明显扩大,MPV降幅有所收窄。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背后,是头部阵营的进一步分化。

从2019年的表现来看,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361,560辆,成功坐上了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档斗锋的“头把交椅”;长城汽车全球销量超过106万辆,累计*新车1060298辆,同比增长0.69%,连续第四年突破百万销量大关;长安汽车也一扫此前的低迷,2019年销量共计1759971辆,其中第四季度,自主板块产品销量回升,跌幅收窄。

阅历了市场隆冬的暴击以后,自主品牌不忘苦练内功,向汽车市场展现出了更强的“筋骨“。

新能源也逃不过

受补贴退坡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也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量同比略有增长,销量小幅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明显下降。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销御同比增长3.4%;*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不过从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0%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装机量呈现大幅增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2.2GWh,同比累计增长9.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40.5GWh,占总装车量65.2%,同比累计增长22.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20.2GWh,占总装车量32.5%,同比累计下降9%。

关于明年展望,中汽协表示,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下滑2%。同样预测的还有乘联会。不过乘联会相对乐观,预测明年汽车市场将微增1%。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自主车企生存艰难!市场占有率再创新低


自主品牌份额 中汽协:自主品牌半年份额首超50%,汽车出口迎来大爆...

今年6月,我国乘用车销量达到165.4万辆,环比5月增长2.9%,实现持续4个月的环比增长,但同比则下降6.2%,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饥笑宽国五低价甩货导致销量基数偏高。考虑到实际情况下,今年6月汽车销量走势其实相对正常的。

车市回暖环境下,自主品牌却生存困难。乘联会报告中指出,6月主流合资品牌销量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3%;但自主品牌总体压力较大,6月销量同比下降16%,且环比5月持平,市场份额跌至32%,创出了近年来的新低。

对比之下,2016年自主品牌全年销量的市场份额为42.6%,2017年-2019年的市占率分别是42.7%、40.1%、37.9%,已连续两年下滑。2020年自主品牌市场表现持续走低,今年或将进一步跌破历史记录,重回谷底。

乘联会崔东树认为,"4月开始的*政策出台,行业利好。自主4月开始剧烈下滑,原因是合资车和豪华车的恢复较快。"

他还进一步表示,"自主品牌传统车和新能源危急,疫情本不该是淘汰赛,活下去才能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但自主品牌真的很难,自主品牌艰难应该得到社会理解,未来仍需要政策强力支持!"

强势的头部企业

6月主力自主品牌销量表现较强,比如吉利、长安、长城等品牌,市场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

据吉利汽车最新公布销量数据显示, 6月份吉利汽车总销量为110,129辆,环比增长约1%;同比增长约21%。对于遭遇疫情影响逐渐缩小的情况下,能恢复到这个数据算是相当不错的了。吉利上半年销量为51万辆,位居销量榜第四。与第三名上汽通用半年销量55.6万辆相比,差距越来越小。而且最重要的是2020年第一季度,吉利曾经超越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拿下过亚军。

可是,尽管吉利稳坐自主品牌老大位置了,但是上半年销量同比减少约19%。也只完成了全年目标销量的38%。

要说上半年的自主品牌黑马还是长安汽车。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汽车6月销量为14.66万辆,同比增长39.1%,上半年累计增长6.6%。一年多之前,长安汽车还处于销量大幅下滑与经营亏损的困境之中。直到去年三季度起长安自主乘用车销量开始实现同比与环比稳步增长。在今年车市与自主品牌市占率双双下滑的大环境下,长安汽车的新车效应依然明显。

长城汽车6月销量,*82036辆,同比大幅上涨29.60%,环比增长0.16%;1-6月,公司销量共计39.51万辆,受疫情影响,同比下滑19.95%。分品牌来看,哈弗/WEY/长城/欧拉单月销量分别为46998/5653/26750/2635辆,销量同比分别为3.85%/-16.31%/255.43%/-29.96%,销量环比分别为-9.47%/12.72%/ 18.16%/12.94%。此外,长城汽车这个月没能进入销量排行榜前十。

更多自主品牌已经进入生存末期

头部企业的日子都不那么舒服,更何况其它的了。部分车企已经被市场边缘化,进入生死存亡时刻,同时也加速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进入2020年,裁员降薪、经营困难的车企更是不断涌现。

2020年4月27日,持续陷入困境的猎豹汽车迎来新的发展计划,吉利控股集团与湖南省人民*、长沙市人民*在长沙签烂亮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托管湖南省省属国有企业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工厂。

由于经营遇到极大困难,国六车型推出受阻,众泰汽车存在高风险。进入2020年,众泰汽车在乘联会上的统计数据出现大幅下滑,1-5月累计销量仅3573辆,同比下滑高达96%。众泰汽车的经营出现问题,销量暴跌,业绩更是巨额亏损。2019年众泰汽车实现营业收入为29.86亿元,同比下降79.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1.9亿元,同比下降1498.98%。此外,因**合同纠纷,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浙勇被限制高消费。并已经引发员工讨薪,经销商讨要车款的事件发生。

*房求生存的海马汽车,2019年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48.32亿元,同比下降8.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5亿元,但是这个数字是*房获升枣利的。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亏损了991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金额扩大超过1.25倍。6月销量1323台,同比下降64%;1-6月累计销量6529台,同比下降55%。面对困局听说又开始*房了。

还有力帆汽车据销量数据显示,2020年1-5月,力帆传统乘用车销量下滑95.5%至887辆,新能源车销量下滑54.5%至460辆,无疑成为目前国内市场最最边缘的车企。2019年全年力帆实现营收74亿元,同比下滑32.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46.8亿元,同比下降1950.83%;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6亿元,同比下降74.8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97亿元,同比下降103.06%。对此,力帆也曾在公告中表示,力帆汽车业务已面临停滞,国内市场基本丧失,目前只有少量出口订单,乘用车品牌存在被边缘化风险,而且还被申请破产重整。

此外,有关媒体做过统计,今年第一季度销量不足5000台的自主乘用车企业超过50家,包括江铃汽车、大乘汽车、潍柴汽车、众泰汽车、汉腾汽车、东南汽车、宝沃汽车、昌河汽车、威马汽车、野马汽车、合众汽车、北汽银翔、海马轿车、贵航莲花、观致汽车、猎豹汽车、比速汽车等;没有销量统计数据的企业包括华泰汽车、天津一汽、知豆电动、一汽海马、领途汽车等。

因此,多家自主车企的经营问题,加剧了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的进一步下降。

此外,市场份额下降,竞争环境加剧,自主品牌纷纷进入"弯道超车"的新能源汽车模式,但1-6月累计批发销量766.0万辆,同比下降22.9%,同比减少了222万辆。新能源市场规模的停滞不前,也进一步打击自主品牌。

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曾表示,经济转型带来许多压力,对车企来讲淘汰赛已经开始。未来没有补贴的情况下,部分车企被边缘化出局是迟早的事儿。他认为,中国市场再大,也容不下几百家整车厂,现在无论是自主、合资还是外资车企都共同面临市场考验。市场淘汰是公平的,这也有助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改变。在这一背景下,没有品牌、核心技术、资本的车企,都将纷纷倒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月汽车销量165万 持续回暖 但自主品牌零售份额仅31...


自主品牌份额 中汽协:自主品牌半年份额首超50%,汽车出口迎来大爆...

根据乘联会数据,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5.4万辆,同比下跌6.2%。由于去年6月份恰逢国五切换国六清库、新能源车型补贴退坡前冲量,导致去年6月月销量畸高;因此可以认为今年6月份销量算是正常。

环比来看,6月相对5月增长2.9%,态轮由此实现3-6月的持续4个月零售环比增长,行业回暖态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汽车市场各品牌具体表现却是冰火两重天,豪华品牌和日系品牌表现优异,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企份额持续下滑。

01

零售走势V型回暖

今年年初疫情以来车市1到6月增速为-20%、-78%、-40%、-3%,2%,-6%。3-6月环比持续正增长,上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销量的V型走势非常明显,说明疫情后的促消费政策引导市场恢复效果良好。

今年1-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770万辆,零售同比累计下降23%,今年累计销量同比净减224万辆,约占去年零售总量11个百分点。今年零售下降主要是受疫情因素影响;分段看,1-4月损失218万辆,5-6月损失只有8万辆。

02

产销库存维持低位

6月厂家库存增加了3.9万辆,6月国五生产截止前的生产增长不大,日系品牌生产表现出色。6月的渠道库存相对增加0.7万辆,4-6月经销商库存持续小幅补充。

由于1-3月的经销商库存相对偏低,二季度各厂家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复产复工效果突出,因此终端库存合理回补。

03

终端价格走势平稳

2020年市场价格走势总体平稳,整个车市价格没有出现明显增大和缩小情况,整体促销幅度处于持续高位。1-2月度整个车市处于在疫情下的冰封状态,3-6月冰封之后恢复市场,持续保持原有运行特征走势,既没有爆发式的促销增长,也没有供不应求的促销大幅收缩。

04

消费升级 中高端形势大好

6月SUV零售同比增长1%,其中B级SUV同比去年6月增22%,A级SUV同比去年6月增4%,大众和日系等合资SUV较强,自主的长安、长城、吉利等SUV表现突出。而轿车和MPV均同比下滑。

分级别来看,轿车和MPV的A级及以下车型均同比下滑,SUV的A0级同比下滑,级别越低,跌幅越大;而B级和C级车型,普遍同比大涨,级别越高,涨幅越大。说明汽车市场消费升级明显脊态,豪华品牌和主流合资品牌更受益于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

05

合资份额增长 自主下滑

分国别来看,主流合资表现强势,自主品牌整体较弱。

合资品牌方面,日系、德系表现优异,美系零售表现持平;而法系、韩系持续低迷,销量大跌。

零售份额方面,6月日系品牌零售份额25.9%,低于德系品牌的27%;但日系批发份额达到26.4%,高于德系的25.9%,日系主力品牌全面走强。

自主品牌方面,6月零售销量52万,同比下跌18%,表现明显落后于德系和日系。自主零售份额31%,份额同比去年下跌了5%,创近年来份额新低。相对来说,自主品牌整体表现低迷,份额下跌态势未能扭转,压力巨大。

6月销量前10车企,有5家日系,且除东风本田外,均同比正增长,表现强势。吉利和长安回暖反弹势头明显,分居5/6名,长城汽车的乘用车销量52625台,排第14位。

06

自主份额连续2年下滑

往年每次出现市场下滑后,都是自主品牌率先反弹;例如,2009年、2015和2016年,自主都是表现最好的;但最近2年,尤其是这次疫情后自主品牌陷入低迷。

6月主力自主厂家,如吉利、长安、长城等表现不错,同比大幅增长。但分化严重,弱势自主品牌普遍下滑严重,销量持续萎缩。

2020年6月份自主品牌批发份额32%,零售份额31%,较前几年的份额下降较大,份额重归谷底。并且,自2018年6月以来,自主品牌已经连续两年份额同比下降。

2020年疫情下2-3月份自主品牌份额有所回升,但随后下降较大,自主4月开始剧烈下滑,说明自主品牌没有合资和豪华品牌恢复得快。

07

自主品牌SUV市场优势不再

豪华车型形势大好,6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9%,市场份额创14.9%历史新高。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和豪华车型促销折扣价帆野信格下探,引领细分市场回暖。

SUV市场一直是自主品牌的根据地,是自主品牌的优势市场。如今这一市场也已经被合资品牌反超,6月合资品牌SUV零售销量34万,而自主品牌为33万。但从半年累计来看,自主品牌SUV累计销量167万,合资SUV累计146万,自主SUV仍占据一定优势。但合资SUV销量持续增长,自主SUV持续下滑,一增一减,这趋势下去,自主品牌SUV优势地位难保。

08

新能源下跌28% 特斯拉强势

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8.5万辆,同比下降35%,环比增长20%。1-6月累计来看,零售销量31.1万,同比下跌28%。

6月电动车高端化趋势明显,A级及以下电动车同比下降56%,B级及以上电动车同比增长8倍。6月独资与合资新能源表现较强,成为新能源车市重要力量。特斯拉6月销量14954台,环比大涨35%,位居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6月市场小结:豪华和主流合资走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份额下滑,甚至有些弱势品牌已经失去造血能力,或将面临出局。车企已呈现两极分化之势,希望政策层面和消费者层面多多支持自主品牌。

备注:数据图表源自乘联会和崔东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市场份额跌至1/3,“命悬一线”的自主品牌能否触底反...


自主品牌份额 中汽协:自主品牌半年份额首超50%,汽车出口迎来大爆...

有实力的自主品牌车企并没有气馁,而是发起了新一轮“自救之战”

撰文?/?戈?弋

编辑?/ 张?南

设计?/ 杜?凯

题图?/ 雷蕙语

前不久,在长城汽车成立30周年之际,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没有选择“庆祝”,却发出了深刻的反思:“过去三十年长城汽车所取得的成就,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和中国汽车产业的红利。如今红利将尽,加之全球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外资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的合围,在我看来,我们未来或许将‘命悬一线’。”

魏建军此次反思的背后,其实是整个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一路下滑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紧迫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降11.6%,市场份额仅为33.5%,这是2009年中汽协开始发布此项数据以来的历史单月份额最低成绩。

2020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285.4万辆,同比下降29%,幅度远大于市场整体降幅16.9%。市场份额下降至36.3%。

另据乘联会数据,2020年疫情下的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2-3月回升,随后4-6月下降较大,主要原因是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销量恢复较快。

中国车市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呈现出消费升级与低端购*力不足并存的特点。新车消费均价逐年走高的倾向十分明显,高端25万元以上车型销量份额持续增长,入门级乘用车销量份额剧烈下滑。“消费者购*力的逐步升级,尤其是如今换购群体的比例在逐步增大,消费均价逐年走高的倾向明显。”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豪华品牌*均价从2017年的35万元下降到33.5万元,合资品牌的均价从13.8万元降到13.5万元,自主品牌新车在性价比提升的同时,交易均价也从2017年的8万元,上升到2020年的9.3万元。

一方面,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纷纷通过打价格战来维持市场地位,挤压了刚在合资品牌里站稳脚跟的自主高端品牌的生存空间,而自主品牌均价提升,带来的结果就是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不再明显,导致市场份额下滑;另一方面,价格在8万元以下的车型的销量下滑明显,同样导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

2020/2019上半年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排没启名对比

低迷的汽车市场趋势,对于汽车行业的车企也好,细分市场也好,既施加了不少压力,也提供了不少的机遇。而相应榜单名次的变化,既反映了企业的技术底蕴和实力积累,也突显出企业面对机遇和挑战时的应变能力。

根据乘联会的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排名看,今年上半年,?吉利以53.04万辆排在首位;长安汽车紧跟其后,为38.97万辆;第三名是长城汽车,销量为29.92万辆;上汽乘用车排名第四,销量为25.27万辆,上汽通碧察衫用五菱第五,销量为21.87万辆,第六名是奇瑞,销量为19.71万辆,比亚迪名列第七,销量为15.73万辆,第八名是广汽乘用车,销量11.76万辆;中国唯一的豪华品牌一汽红旗排名第九,销量6.74万辆,江淮位居第十,销量为5.16万辆。

在2019年上半年,乘用车批发量前十名依次为:吉利68.17万辆,上汽通用五菱43.05万辆,长城42.87万辆,长安37.45万辆,上汽乘用车 32.47万辆,奇瑞25.84万辆,比亚迪22.53万辆,广汽乘用车17.6万辆,众泰10.39万辆,江淮8.76万辆。

与去年同期相比,前十名车企有一些变化,但变化不大,新上榜的只有一汽红旗,而被淘汰出前十的也只有一家——众泰。而排名变化的有三家,幅度最大的上汽通用五菱,从第二名降到了第五名,其次是长安,从第四名升到了第二名,还有上汽乘用车,从第五名升到第三名。

与去年同期相比,只有一汽红旗和长安实现了正增长,而一汽红旗的增长率居然突破100%,实属罕见。其他厂商,除了吉利降幅为19%,其他企业下滑幅度均高于20%,降幅最大的是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同比降了49%,几乎被腰斩,长城、比亚迪、广汽乘用车和江淮汽车同比降幅均超过30%。去年上半年的第九名众泰汽车悔腔,在产品、技术、设计均处于劣势,又丧失了仅有的价格吸引力,2020年1-6月仅*汽车1417辆,濒临倒闭。

自主品牌汽车虽然整体市场份额不断萎缩,但其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明显,行业两极分化严重。“目前主流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领军品牌的走势总体较强,但车企零售分化越加明显,部分中小车企生存艰难。”崔东树表示。

据乘联会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前十名自主品牌的批发销量为270.91万辆,虽然相比去年同期388.16万辆下降了约30%,但其在总销量中份额从79%升到了84%。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近日公开表示,在当下的存量时代,一些边缘自主品牌的市场将被头部企业收割。

他认为:“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下滑,很可能是由于二季度市场的恢复,主要来自一季度消费被抑制的群体。这个群体可能有比较好的消费能力,他们更多会选合资品牌车。而上半年低收入人群的经济能力受到的影响更大,这恰恰是自主品牌的客户群体。”

他预测,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向好,购*自主品牌的中低端客户人群被抑制的需求得到释放,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应该会止跌甚至会略有回升。

面对严峻的困境,有实力的自主品牌车企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发奋图强,从新能源、SUV和高端轿车等多方面发起了新一轮“自救之战”。

在传统意义上的车市淡季6月,自主品牌就推出了多款车型,如荣威RX5 PLUS、长安UNI-T、广汽Aion V、五菱宏光MINI EV、吉利新帝豪、北京BEIJING X7等。

进入7月,自主品牌的攻势愈加凶猛。7月12日,对标特斯拉Model 3的比亚迪汉正式上市,开启传统自主新能源品牌的高端化;7月16日,一汽红旗H系列新旗舰H9开启预售,自主豪华轿车再次升级;7月24日成都车展,还将会有新宝骏RC-5/RC-5W、五菱凯捷、长城哈弗大狗、比亚迪宋PLUS等多款重磅新车上市。

随着自主品牌更多新产品的上市,在新一轮产品攻势下,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望回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汽协:自主品牌半年份额首超50%,汽车出口迎来大爆...

进入2023年,中国车市内卷越来越激烈,各大车企卷价格、卷配置,行业已经不再像传统燃油车时代那样可以“和气生财”,在油电切换的大背景之下,市场格局、行业规则、价格体系、渠道模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不过虽然市场内卷,但在2023年上半年中国车市还是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日前,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6.1万辆和262.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8%和10.1%,同比分别增长2.5%和4.8%。

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答友比分别增长9.3%和9.8%。由于去年6月受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拉动产销呈现高增长,1-6月累计产销增速较1-5月回落1.8和1.3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虽然一季度整体车市处于负增长状态,但4月份以来,在同期低基数影响及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汽车市场持续好转,产销量延续增长态势。因此,上半年累计实现了较高增长。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上半年,车市经历了春节假期较早、3月车市价格战、 上海 车展如期举办、国六a/b切换带来消费观望和爆发、近期大量新品迭出等情况。同时,上半年,国家层面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指引频出,如工信部、商务部启动‘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等活动,有效推动了汽车下乡;各地也陆续展开发放汽车消费券等活动。市场因素与政策频出叠加,造就了上半年零售市场的优秀表现。

自主品牌靠新能源“扬眉吐气”了

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20.5万辆,同比增长21.2%,市场份额为53.1%。1-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98.6万辆,同比增长22.4%,市场份额为53.1%。

自主品牌迅速崛起,离不开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支撑。中汽协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8.4万辆和8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8%和35.2%,市场占有率达到30.7%。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首创历史新高。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份,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58.8%;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0.9%;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3.7%。由于新能源表现一般,外资品牌普遍出现份额下滑。6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6万辆,同比下降19%。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1.1%,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7.8%,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9.2%,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车型品种的丰富,新车型的大量上市,车型价格下探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正呈现高端化的特点。据中汽协统计,上半年除A00级车同比明显下降外,其他各级别销量同比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D级车由于同期低基数影响涨幅最大,达17.5倍。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A级,累计销量140.5万辆,同比增长63%。

按价格区间看,新能源乘用车中,10万以上同比呈现正增长,其中35-40万价格区间涨幅最大。10万及以下价格区间车型同比下降。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15-20万价格区间,累计销量111.8万辆,同比增长81%。

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达到13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2.7%。其中,排名前十三的依次为: 比亚迪 、 特斯拉 中国、广汽 埃安 、 吉利汽车 、 长安 汽车、 理想汽车 、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 长城 汽车、 零跑汽车 、 哪吒汽车 、 蔚来 汽车、 奇瑞 汽车。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乎扒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中汽协表示,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过一季度促销政策切换和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后,在中央和地方促消费政策、轻型车国六实施公告发布、多地汽车营销活动、企业新车型大量上市的共同拉动下,叠加车企半年度节点冲量和4、5月同期基数相对偏低,市场岁举昌需求逐步恢复,上半年累计实现较高增长。

中国车企加速“走出去”

随着中国汽车实力的快速崛起,海外出口持续火热,不少实力派车企纷纷加速在欧美等成熟市场布局。自去年我国汽车出口超过德国后,今年一季度又超越日本,中国终于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而拉动出口量上升的,当然是新能源汽车。

6月,汽车企业出口38.2万辆,环比下降1.7%,同比增长53.2%。分车型看,乘用车本月出口31.2万辆,环比下降4.1%,同比增长57.7%;商用车出口7万辆,环比增长10.7%,同比增长36%。新能源汽车出口7.8万辆,环比下降28.4%,同比增长1.7倍。1-6月,汽车企业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

中汽协方面表示,汽车出口增长迅速,上半年已突破200万辆,对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显著,分车型来看,今年上半年乘用车出口量为178万辆,同比增长 88.4%;商用车出口量为36.1万辆,同比增长31.9%。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

上半年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出口8.1万辆,同比增长10.6倍;奇瑞出口39.4万辆,同比增长1.7倍;长城出口12.4万辆,同比增长97.3%。汽车出口量前十的国家中,俄罗斯、墨西哥和比利时出口量位居前三,市场表现较强。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前三大国家为比利时、英国和泰国。

前不久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就表示,支持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设厂,把我们的先进技术、先进产品带到国外去,让更多国家的人民享受科技进步成果。主管部门领导的明确表态,无疑是给车企打了一针强心剂。

最近一段时间,广汽埃安、 上汽集团 、比亚迪、奇瑞4家车企也是密集公布了新的出海计划。其中,广汽埃安去了泰国,上汽集团瞄准欧洲,比亚迪钟爱巴西,奇瑞志在东盟,而这些中国车企海外布局的重点正是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链。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艾睿铂最新的汽车行业分析表明,中国汽车厂商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导力量,预计到2030年,本土品牌在中国将占据65%的市场份额。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由于我国在智能化、电动化、电池、电机、电控等产业链诸多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才得以在短期内获得爆发式增长,实现了如今自主品牌在市场份额方面对于合资品牌的超越。

当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重塑当今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要推动力,越来越多拥有新能源技术优势的中国车企并不止步于“产品出海”,而是向“*出海”迈进,未来随着中国车企在海外的品牌影响力、营销网络和相关服务上不断提升,相信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进程也会进一步加快。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优秀啦整理的自主品牌份额 中汽协:自主品牌半年份额首超50%,汽车出口迎来大爆...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优秀啦。

与“自主品牌份额 中汽协:自主品牌半年份额首超50%,汽车出口迎来大爆...”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西班牙有哪些知名化妆品

西班牙有哪些知名化妆品

时间:2025年07月11日
国货彩妆哪个牌子好用

国货彩妆哪个牌子好用

时间:2025年07月11日
国外的化妆品有哪些

国外的化妆品有哪些

时间:2025年07月11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