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知识 >正文

南方人过年吃什么 南方人过年吃哪些食物

更新:2024年03月04日 05:59 优秀啦

南方人过年吃什么 南方人过年吃哪些食物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南方人过年吃什么 南方人过年吃哪些食物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南方人过年吃什么 南方人过年吃哪些食物

南方人过年吃什么 南方人过年吃哪些食物


南方人过年吃什么 南方人过年吃哪些食物 1、吃鱼

“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在除夕年饭中,鱼除了象征年年忧郁的吉祥意义外,还有隐秘的镇邪意义。早在汉代画师所绘门上的扣环,多有鱼餙作镇邪物。唐代的屋门、柜门、箱门等,都盛行鱼形拉手,以示镇邪的功能。这影响了后世除夕年饭的鱼俗。看来,除夕的鱼,在餐桌上是招财,餐桌外是镇邪,只是后一种功能其隐义,逐渐为人们所淡忘了。

过年食鱼的习俗,大江以南的不少区域,似乎有一个潜规则。鱼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摆鱼也有讲究:鱼头要对着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来客是文人,将鱼肚对着他,赞他肚里有墨水,满腹文章;来客是武将,讲鱼脊对着他,夸他刚武豪放,可作脊梁。还有鱼端上桌时的摆放,鱼头对着谁、尾对谁,摆下后不可再端动。鱼头所对的人“剪彩“,鱼尾所对的人“赞助”;先由二位对饮一杯酒,再由鱼头的人首动筷夹鱼吃(所谓“剪彩”),随后大家才可以动筷,热闹气氛,欢语一片。

2、吃汤圆

元宵在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3、吃年糕

南方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中国人过春节,或称过农历新年,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主要是吃年糕,尤其是江浙一带的老百姓。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如果是炒年糕,上海人在调味品中,喜欢放一点糖。感到更好吃!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南方过年吃什么 南方过年传统食物有哪些


南方人过年吃什么 南方人过年吃哪些食物 1、年糕。在南方,过年的时候必备的年货是年糕,就算不吃,也要在家里摆上一块,图个好意头。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2、糖环。糖环以糯米粉作为原材料,为了喜庆,有时候会加入松木水染成红色,放到油锅里炸至熟透,呈金黄色,亦有黄金满屋的寓意。糖环有悠久的历史,是过年时必备的一种粉果。

3、汤圆。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着阖家团圆,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4、油角。过年要炸油角,取“起镬”意头,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油角有大有小预示一家平安。油角象征的吉祥意义:形状像“荷包”,亦即钱包。

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吃什么传统食物?


南方人过年吃什么 南方人过年吃哪些食物

南方小年吃: 年糕、米饼、年粽、杀年猪、汤圆、荸荠、廿四团、甘蔗、灶糖 ;北方小年吃: 饺子、粘糕、麻糖、关东糖、糖瓜、炒玉米、面花、火烧。

一、南方小年的传统食物

1、年糕

小年,一般北方讲究包饺子,而南方更习惯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每年小年,在南方都是家家户户蒸年糕吃年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2、米饼

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做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3、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4、杀年猪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过了小年夜,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挑选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5、汤圆

南方人冬至、小年、新年、元宵节都要吃汤圆,而且品种齐全,花样繁多。

6、荸荠

老福州祭灶,甘蔗和荸荠是必不可少的,有“甜甜蜜蜜”的含义。荸荠,则是为了取其福州方言的谐音,寓意“好运从年头一直延续到年尾”。

7、廿四团

“廿四夜吃团子”是江南许多地方的风俗,寓意着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在苏州,每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做团子、送团子、吃团子是必备的一道年味。

苏州人祭灶中最重要的祭品便是团子,过去叫做“廿四团”。“廿四团”用糯米粉*,馅儿有鲜肉、豆沙、萝卜丝等多种。蒸制好的团子上都要点印子,有圆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区别不同的馅儿。

8、甘蔗

小年这天的甘蔗特别好*。甘蔗因为“节节高”的美好寓意,是祭灶的必备。甘蔗是灶王爷登天的梯子,一节一节向上攀登,而甘蔗带尾梢有一种无止境的意思。

9、灶糖

灶王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售期最短,只有过小年前后才上市的糖果。用这种糖祭灶,意在用灶糖粘性,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二、北方小年的传统食物

1、饺子

北方腊月二十三的晚上一般要吃饺子,因为这天要送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人们煮好饺子端端正正摆在供台上,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2、粘糕

山东部分地区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蒸粘糕、吃粘糕。粘糕是用黄米、红枣等做成的一种甜味糕点,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嘴,使其向玉帝汇报工作时只讲好事。

3、麻糖

晋西北地区小年夜要吃麻糖。山西大同的麻糖是用优质小米熬成“饧”,再加入磨好的小米面搅拌均匀,通过特殊工艺发酵和固化处理,做成各种形状的糖块,有玉骨麻糖、擦酥麻糖、夹馅麻糖、瓜蛋糖、板子糖等。不管是哪种麻糖,都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以免他把人间美味奢华的事报告给上天。

4、关东糖

关东糖,又叫灶王糖,一年之中只有小年前后才能吃到。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风味特殊的糖制品。关东糖又香又酥,粘性大,主要是祭灶用。祭灶时,要把关东糖用火烤融化涂在灶王爷嘴上,这样他到玉帝那里就不能讲坏话了。

5、糖瓜

“二十三,糖瓜粘”,这首民谣很多人应该都听过。糖瓜跟关东糖的做法相似,只是关东糖是长条型的,拉成扁圆型就是糖瓜,吃起来香酥脆甜,粘性很大。

6、炒玉米

晋东南地区腊月二十三有吃炒玉米的习俗。人们用麦芽糖把炒玉米粘起来冰冻成一块一块的,口感脆甜香酥。

7、面花

山东半岛的人们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蒸枣花馍、团圆饼、寿桃等面食,蒸出来的这些面食又叫面花。

8、火烧

河南漯河、平顶山一带小年夜这天不吃饺子,而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火烧吃。火烧又叫烧饼,与小年几乎划等号,当地人讲没有火烧的小年算不上完整的小年。

以上就是南方人过年吃什么 南方人过年吃哪些食物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优秀啦。

与“南方人过年吃什么 南方人过年吃哪些食物”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北京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北京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时间:2024年02月09日
厦门有什么特产值得带回家

厦门有什么特产值得带回家

时间:2024年02月09日
无为有什么特产

无为有什么特产

时间:2024年02月09日



最新文章

春节祭祀时间有讲究吗

春节祭祀时间有讲究吗

时间:2024年03月15日
过年吃什么

过年吃什么

时间:2024年03月15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