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知识 >正文

年初一开门,起来开门前,都有习俗讲究吗?

更新:2024年01月26日 04:23 优秀啦

今天优秀啦小编整理了年初一开门,起来开门前,都有习俗讲究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年初一开门,起来开门前,都有习俗讲究吗?

年初一开门,起来开门前,都有习俗讲究吗?


年初一开门,起来开门前,都有习俗讲究吗?

广东年初一习俗

每到农历春节,广东人的习俗特别多。农历的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这一天,人们凌晨起来祭祖拜神、杀鸡。以前大家起床还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

拜神

凌晨祭祖拜神,杀鸡。起床焚香,放炮仗。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初一的开门,农村看得很隆重。一清早,给祖先敬香,给长命灯添油,烧鞭炮开门。意开门红、吉星高照、五福临门。这一天,农村还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村尚习惯吃素。

祝福拜年

正月初一是新年,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人小孩都穿上最好的衣服,见面多道“恭喜发财”,互相祝福拜年。初一是一年的开始,但广东人却把这一天引申为一年。时时处处小心、图吉利、忌丑话、避错事。偶然说半句不吉利的话,也立即补上几句补救:“逢凶化吉”、“丑事不灵,好事灵”;不小心摔破一个碗碟,马上补上一句:“落地开花”、“花开富贵”。

不能扫地

除了讲究意头,大年初一,广府人家的禁忌也不少,不能扫地就是其中之一。传统习俗如此,是因为还没“开年接财神”,按照习俗,年初二凌晨就可以开年接财神了,“接财神之前就拿起扫帚,这是把财神扫走,同时把‘扫帚星’引来。”因此,即使垃圾桶满了,也不能下楼倒掉,这是把财宝都留住的意思。

吃万年粮

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3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希望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就可以大鱼大肉了。

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


年初一开门,起来开门前,都有习俗讲究吗? 流传较为广泛的一些 春节习俗 :
扫尘、拜年、守岁、年画、贴春联、祭祖、爆竹、接神等等。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春节早晨, 开门大吉 ,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 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那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吃年糕--年糕的式样有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压岁钱 --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 祈福 求安。
正月初二

迎婿日--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而礼物必须是双数,单数则不吉利。

祭财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正月初三

赤狗日--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烧门神纸--旧时初三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计”。
正月初四

折罗--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

扔穷--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迎神接神--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正月初五

祭财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赶五穷--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正月初六

送穷--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这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 美好生活 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七

人日--民间流传的关于“人日”的各种习俗非常多,比如有剪彩纸的习俗,人们将彩纸剪成花或人的形状,或戴在头上或贴在屏风、大门之上,以此象征新一年人丁兴旺。

七菜粥--民间还有用种蔬菜熬“七菜粥”的习俗,在人日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

吃面条--另有吃面条的习俗,并讲究面条越长越好,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人齐日--人日还叫“人齐日”,民间有上土地庙送灯的习俗,人们将一盏 油灯 放在土地神像前,家里有几口人就点上几个灯捻儿,此时无子的人家要去偷灯,认为这样可以求到儿子。
正月初八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 稻谷 丰收,天阴则年欠。
……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吃 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 ”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 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 白糖 、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在江苏上海广州等地,大年初一早晨有吃什么的习俗?


年初一开门,起来开门前,都有习俗讲究吗?

中国地大物博,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又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孕育了灿烂多彩的文化,有丰富多元的民俗风情,中国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就是春节,各地的习俗会有所不同,大年初一吃的早餐也会有差异,但不论吃的什么都有的共同点就是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吉祥美好之意。

中国人过年是最隆重最重大的一个节日。大年初一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中国的南方北方各有各的习俗。这些习俗在农村延续的比较好,在城市、单位就讲究的不多。南北方都有的习俗,比如开门放鞭炮。敬神也就是敬祖先。给祖先烧纸、上香、点蜡烛,还有一些供品;

大年初一,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春节,春节又是我大中华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不容忽视。当然,在这隆重的节日里,饮食文化更为重要。新年的第一天,早上第一顿饭代表着这一年的饮食“笫一餐”,重中之重。

南方有些地方还有初一吃斋的习俗,南方人大年初一要吃年糕代表步步高升,广东要吃汤圆,代表团团圆圆,北方要吃水饺,南方的家家户户都不要备茶果,客人来了之后有一个五指盘,里面放了好多果子招待客人。再就是拜年了,一般都要穿上新衣服,嗯大人小孩都会穿上新衣服,小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

而且大年初一忌讳吃稀,不仅仅是吃稀要会过穷日子,还会把你的好运气给带走。如果一个人一年里做任何事都会泡汤,大家都会问你"是不是年初一吃稀了?"这话听着像讽刺,实则是民间的一种信仰。

因此,为了避忌讳,年初一的三顿饭都不应该有稀饭。就是穷人家,也要尽量做干的吃,为的就是希望在新一年里能有所好转,能交上一个好运。

以上就是年初一开门,起来开门前,都有习俗讲究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优秀啦。

每周推荐

北京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北京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时间:2024年02月09日
厦门有什么特产值得带回家

厦门有什么特产值得带回家

时间:2024年02月09日
无为有什么特产

无为有什么特产

时间:2024年02月09日



最新文章

过年吃什么

过年吃什么

时间:2024年03月15日
春节祭祀时间有讲究吗

春节祭祀时间有讲究吗

时间:2024年03月15日
大年初一为什么要吃素

大年初一为什么要吃素

时间:2024年03月15日
大年初二风俗有哪些

大年初二风俗有哪些

时间:2024年03月15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