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衡阳有什么民俗文化?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衡阳民俗文化如下:
常宁版画: 从上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50来年的历史,培植了版画作者300余人,以教师、工人、农民为主,不少作品在各项比赛中获奖并出国展出。常宁也因版画创作群体大、作品多、影响广,而被誉为“版画之乡”。
衡南渔鼓: 是一种用衡阳方言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属衡阳渔鼓最强劲的一支,在衡南城乡及整个 衡阳地区 广为流传。衡南渔鼓始于晋代,距今1800多年。据史料记载,魏夫人在南岳建黄庭观,将 道教 传播到南方,边打渔鼓边唱道情,于衡阳东南四乡传播道教理念,被民间艺人所学,世代传承,至今仍保持原汁原味的说唱形式。
九市稻草龙: 流传于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肖家大屋一带,该组地处我县蒸水河畔,世世代代以种植水稻为主。九市稻草龙据查始于清代 康熙年间 ,每年腊八后,村里会召集男女老少,用上好的稻草精心扎成,用以驱虫辟邪。春节初六兴灯一直舞到元宵节,正月十六再把龙身拿到稻田里烧掉。以后年年如此,一直沿袭至今。
衡阳县石市竹木雕刻: 石市竹木雕始发于 秦汉 之前,至汉代,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明清时期竹木雕刻艺术发展走向顶峰。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目前正逐步走向凋敝。
衡南七巧龙舞: 流传于衡南民间城乡各地的一种代表性龙舞,始创于衡南县东乡的江口镇九龙村。传说江口有九龙。九龙即“久龙”,很久以前,这里便是龙的故乡。至今,这一带还盛传着温和文静的“墨龙”(一说麦龙)、雄浑矫健的“扮龙”、原始古朴的“麻拐龙”等传说。
衡州 花鼓戏: 民间小戏剧种,流行于湘南各地,舞台语言以衡州方言为基础稍加提炼而成,主要声腔为“呐子牌子”和“川子调”。
大桥剪纸: 大桥镇位于湖南省衡东县北部,大桥剪纸始于明朝末年,至解放前夕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与地方特色的剪纸风格。 新中国成立 后在形式与内容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更为贴近生产与生活。
祁东渔鼓: 起于宋代,流传于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续有发展。其唱腔是在湘南渔鼓的基调上,根据祁东方言,结合祁东民间小调,花鼓和祁剧音乐改革发展起来的,人们习惯地称“祁东渔鼓”。
蔡伦 古法造纸技艺: 即利用麻头、破布、鱼网和树皮抄造植物纤维纸,发端于东汉元兴元年(105)。 耒阳 是蔡伦的故乡,在蔡伦亲授造纸术的基础上,对蔡伦古法造纸技艺进行完整系统的传承和发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耒阳享誉湖湘乃至全国的产业。
岳北山歌: 位于湖南省衡山县的白果镇,与湘潭、双峰、衡阳、南岳接壤毗连。岳北人热情豪放,性格开朗,喜爱文化艺术,闻名遐迩的“岳北山歌”就出自这里,不管是田间山野还是街头巷尾,无论是 耄耋 老者或者是黄牙稚童,都喜爱一展歌喉,唱出自己心中的万千感慨和缕缕悠情。
南岳朝圣: 俗称进香,“圣”即 南岳衡山 之神——司天昭圣帝,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当地百姓和香客称之南岳圣帝菩萨。
衡山花鼓灯: 是衡山土生土长的剧种,与衡阳花鼓、长沙花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敖山庙会: 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尊奉 佛教 和民间吉祥神敖王、敖母,在湘南有较大影响。
衡山影子戏:
自明代就有影子戏的演出班社,后流传甚广,遍布衡山县及周边地区。由于衡山艺人早期*的影人多为纸影,因此称为“影子戏”而不称
皮影戏
。
参考资料
彭玉麟.衡阳县图志.长沙:岳麓书社,2010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傣族为主,但还有十二世居民族:汉族、哈尼族、拉祜族、彝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苗族、*、壮族、佤族、景颇族。
1.傣族,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33.6%。一年中有三个重大节日,即“桑堪比迈”(傣历新年,阳历四月中旬)和“毫瓦萨”(关门节,阳历七月中旬)、“奥瓦萨”(开门节,阳历十月中旬)。傣雅支系和部分傣那支系则过“比迈楞叁”(即过春节)。
2.西双版纳辖区汉族,有世居和解放后支边两部分。在世居汉族中,又有散居和聚居两种。支边部分,主要有“边纵”地下党及*转业退伍军人,湖南祁东、醴陵两县移民支边及北京、上海、重庆、昆明支边青年,内地调来的干部和统分大中专毕业生。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22.5%。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3.哈尼族,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20.5%。主要分布在景洪市景哈乡、勐龙镇、勐罕镇、嘎洒镇;勐海县格朗和乡、西定乡、布朗山乡;勐腊县关累镇、勐捧镇等。主要节日有“嘎汤帕”、“耶苦扎”等,“嘎汤帕”节是哈尼族新年节(即元旦),意为“万物更新”,新的一年开始之意。
4.拉祜族源于古代羌人。公元10世纪迁至西双版纳、思茅一带,西双版纳地区的拉祜族多从澜沧县迁入。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6.04%。主要聚居在勐海县的勐阿镇、勐往乡、勐满镇;部分散居于勐海县的西定乡、勐宋乡及景洪市嘎洒镇、小街乡、勐龙镇和勐腊县的尚勇乡等。主要节日有扩塔节(即拉祜扩)、火把节、尝新节。
5.彝族源于古代北方“氐羌”族群。是从青海流域南下的氐羌族群中的一部分,与当地民族长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清代,彝族祖先中的“腊鲁”支系迁居新平、景谷一带,后因战乱,由景谷经思茅迁入西双版纳境内定居。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5.5%。主要分布在勐腊县的象明彝族乡、曼腊彝族瑶族乡、易武乡、勐伴镇,景洪市普文镇等地。主要节日有:彝族节(俗称二月八)、火把节。
6.布朗族源于古代濮人,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佤族、德昂族有族属渊源关系。现今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勐满和打洛等乡(镇),少部分散居在景洪市的大渡岗乡、勐养镇、勐龙镇;勐腊县的关累镇、勐捧镇、勐满镇、勐腊镇、磨憨镇等。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民众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4.98%。主要节日有“桑康”节、“玛格乐”节。
7.基诺族自称“基诺”,“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者舅舅的民族。基诺族是1979年5月31日国务院正式确认的一个单一少数民族。 基诺族的族源有两种,其一是属氐羌族系分支,由西北迁徙而来;其二是据基诺族创世史诗传说和基诺族送魂路线等口碑,认为基诺族先民发祥于杰卓山(今景洪市基诺乡洛特老寨)。另据傣文《泐史》记载,元末明初,西双版纳傣族的第九任召片领刀坎曾娶基诺族肖则为妻,说明当时基诺族就生活在西双版纳一带。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2.47%。主要聚居在景洪市基诺山乡、勐旺乡,部分散居于景洪市勐养镇、普文镇、大渡岗乡和勐腊县象明乡、勐仑镇等地。主要节日有:“特懋克”节和“新米”节,其中“特懋克”节最为隆重。
8.瑶族源于秦汉时期“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西双版纳瑶族有自称“蒙”(蓝靛瑶)和“棉”(顶板瑶)两个支系。明末清初,瑶族先民由湖南、广西迁入云南,经文山、屏边、思茅、江城等地进入西双版纳今景洪市勐旺乡和勐腊县边沿一线山区。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2.2%。主要分布在勐腊县的瑶区乡、勐伴镇、易武乡、关累镇、尚勇镇、勐满镇以及景洪市的勐旺乡。主要节日有:“盘王”节、“新米”节。
9.苗族自称“蒙”,其祖先从贵州经云南文山、墨江、思茅至易武,后入勐伴居住一段时间,最后向南迁至尚勇乡境内定居,迄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西双版纳州的苗族主要分布在勐腊县尚勇镇、象明乡、关累镇;其余零星散居州内乡镇、机关、农场、厂矿等。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0.51%。
10.西双版纳境内*来源,主要是在明清时进入西双版纳经商的大理*商人与当地少数民族联姻,落籍西双版纳的*后裔,其次是1950年以后支援边疆建设的内地干部、工人、农民和科、教、文、卫人员中的*职工及其后代。其余*主要来自昆明市、红河州沙甸及玉溪地区的通海、峨山等县。主要分布在景洪城区及勐海县的勐海镇、勐遮镇,部分散居于各乡镇机关、厂矿、农场,其中只有勐海县勐海镇有村落。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0.4%。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诞”节(圣纪节)等。
11.佤族源于古代“濮”人,佤族自称“佤”或“阿佤”。 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与布朗语有亲缘关系。西双版纳州境内佤族主要分布在勐海县勐遮镇曼扫村委会佤族寨、佤族新寨;勐遮镇曼弄村委会佤族老寨、勐海县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曼回寨;勐海县西定乡暖和村委会浓岛老寨、中寨、新寨。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0.36%。
壮族他称“沙人”,西双版纳州境内世居壮族自称“养”。由于生活习俗与当地傣族相近,故又自称“傣养”。语言原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但州内壮族由于与傣族长期交往和杂居,本民族语言除少数老人知晓和使用外,多数人平时都操傣语,通汉语。西双版纳境内世居壮族祖先,多从广西经文山等进入老挝,后又因战乱从老挝迁入勐腊县定居。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0.19%。主要分布在勐腊县的勐伴镇、瑶区乡。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13.西双版纳境内景颇族是二十世纪初从云南德宏州陇川县经缅甸、澜沧县迁入勐海县的。主要居住在勐海县勐海镇勐翁村委会的景颇寨,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村寨,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0.02%。景颇族现在过的节日有春节、火把节、清明节等。
以上就是优秀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衡阳有什么民俗文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啦小编带来了陕西十大民俗景点陕西民俗文化有哪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陕西民俗文
2023年06月06日 16:30河南省有什么民俗文化?河南民俗文化如下:1、小相狮舞小相村位于鲁庄镇南部约八华里处,南临登封,西望偃
2024年01月24日 20:01你知道老北京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中都蕴含着哪些民俗文化吗?“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腊八粥
2024年01月26日 18:47普宁历史节日风俗“人节”食“七样菜”:农历正月初七,俗称“人日”,也叫“人节”。这一天,普宁家家户户
2024年02月04日 05:19普洱的民俗文化有什么?普洱市有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有反映傣族历史文化的孟连宣抚司署;还有《婚誓》、《
2024年03月14日 15:00保定有哪些民俗文化保定民俗文化有:保定老调、涿州皮影、满城寸跷、高洛古乐、雄县赵岗古乐等等。1、保定
2024年02月27日 22:56河北民俗文化有哪些河北省地处我国华北平原,简称“冀”,省会为石家庄市。河北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古这
2024年03月12日 10:53大邑县旅游景点大邑县旅游景点有花水湾温泉、刘氏庄园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等。花水湾温泉,中国4A级景
2024年03月29日 08:28山东聊城莘县特产 莘县吴朝波啥情况
时间:2024年02月16日石柱土家族有什么风俗?
时间:2024年02月14日大年三十包饺子的讲究是什么?
时间:2024年02月13日深圳的土特产有哪些?
时间:2024年02月12日石家庄十大特产有哪些
时间:2024年02月12日春节祭祀时间有讲究吗
时间:2024年03月15日闽北过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象征意义?
时间:2024年03月15日舟山春节有什么习俗 舟山过春节的习俗
时间:2024年03月15日家中有老人去世,春节应该贴什么颜色的春联
时间:2024年03月15日大年初一为什么要吃素
时间:2024年03月15日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