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啦小编带来了“谋杀”相机镜头的4种清洁行为 微单相机选购指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谋杀镜头?是的,你没看错。相信很多人看到谋杀两个字都会红着脸喊着:“爱还爱不过来呢,怎么会谋杀?”但是大家知不知道也许一次不正确的擦拭就可能对镜头造成永久的创伤。说我危言耸听?那就且听我细细道来。相机镜头是一个非常精密的光学仪器,通常镜头的镜片是由玻璃组成的。众所周知玻璃是一种硬度比较高的物质,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水滴石穿”的道理,再坚硬的玻璃也受不了反复或大力的擦拭。
▲如果可能尽量找专业人士清洗镜头
看到这里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下四种情况就可能对镜头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如果想做镜头杀手,可以学学下面这四招,如果想保护你的镜头,最好避免下面四种情况。
01,经常擦拭镜头
杀手类型:洁癖型
杀手锏:一周擦7天,一天擦5遍。
杀手心理:我的相机不是拍照用的,是用来心疼的。镜头脏了就要擦,有一粒灰尘也不能接受。
▲经常擦拭,镜头纸、眼镜布、麂皮都随身携带
摄友须知:镜头脏了确实会影响画面,但是只要镜头灰尘画面就无法接受了吗?其实不然。镜头上有一点点灰尘根本不影响画面。所以最好不要有洁癖,没必要脏一点、有一点灰尘就擦,不然会累死人的,也会毁了你的镜头。镜头表面有比较娇贵的镀膜,虽然不至于一擦就坏,但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频繁擦拭,再柔软的擦拭物时间长了也会伤害镜头。擦拭镜头尽量选择镜头纸,用完就丢。
一句话就是不影响成像的就不要清洁。
02,用柔软物怎么擦都行
杀手类型:心大型
杀手锏:拿到相机使劲擦。
杀手心理:不管是织物还是镜头纸,反正都比玻璃软,使劲擦才能擦干净。
▲不用这么使劲,镜头不是玻璃窗
摄友须知:镜头纸虽然比较柔软,但是用折叠、揉搓成团的方式擦镜头,也容易形成锐角伤害镜头,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大家忽略。遇到顽固污渍的时候也不要用力去擦,用再柔软的镜头纸,镜头也受不了手指的力道。
此外,如果镜头上有沙土,那么你擦镜头的过程就像是砂纸打磨的过程……
正确方法就是先清灰,然后轻轻转圈擦拭。遇到顽固的,镜头纸蘸上清洁液。
0,3,随意使用清洁液
杀手类型:轻信型
杀手锏:经常使用清洁液并直接将清洁液喷到镜头上。
杀手心理:镜头清洁液既然是专门设计出来清洁镜头的就可以放心使用。多用镜头清洁液是最安全的。
▲可怜的镜头直面淋漓的清洁液
摄友须知:清洁液是用来对付一些顽固污渍或霉斑的,所以使用频率应该比较低。如果反复使用,尤其是使用一些低质量的产品,也有洗去镀膜的危险。而且如果使用不当,比如直接将清洁液喷到或者滴到镜头上,会严重腐蚀镀膜,久而久之越擦越花。
正确的方法就是清洁液使用频率不高,遇到顽固污渍才用。而且是镜头纸蘸上用。不要直接喷滴。
04,酒精等易挥发可以做清洁液
杀手类型:不懂装懂型
杀手锏:能去污的都能做清洁液
杀手心理:我是化学高手,何必非要和不懂的人一样去用镜头清洁液。酒精等易挥发还是脂溶性的去油污最好了。
▲酒精是镜头毒药
摄友须知:首先我们要知道酒精等等易挥发液体其实有纯度的区别。拿酒精为例,工业酒精里一般还有比较高含量的甲醇以及其它杂质,即使是医用酒精这样的纯度杂质也很多。这样的酒精挥发后就会留下白色的杂质残余,清洁起来更麻烦。而且高浓度酒精可能直接腐蚀镀膜。专用的清洁液不要找替代品。*一套微高清洁套装也没多少钱。
“卡片之薄,单反之用”这是2009年全世界首款微单相机奥林巴斯PEN E-P1诞生时的广告词,而这几个字也很好的诠释了微单存在的意义。前些日子好几个朋友打算*相机,找我询问推荐,也奇怪了,基本上都问的是*什么数码相机"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sheying5.com/sheyingjichu/3.html">单反好或者XX型号单反值得*吗?但最后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大多仅仅只是画质好,能换镜头就行,而我给的建议是那为什么不选择微单呢。但接下来的一句话着实让我很无语——“微单是什么?”。
不过回头想想,可能与自己工作所关注的行业有关,“微单”这东西每天都会以各种情况出现在脑袋中,自然会认为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词,但对于不少人来说,除了*外,可能其他的拍照设备只有照相机和单反这两种分别,我相信这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到底什么是微单?
我也不扯什么微单的发展史了,简单来说,我的理解是“微”意味着小型化,顾名思义微单代表的是比单反更小的单镜头可换镜头相机,主要是区别于同样是可更换镜头,但个头较大的单反相机。之所以我们习惯把这类相机叫做微单,更多的只是从外形上来定义,但其实更严谨的来说它们应该叫做“无反相机”,这是因为微单与单反的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
单反与微单的成像结构比较
单反与微单的区别:单反的全称是“单镜头反光相机”,单反的内部结构中有一个反光板和用于光线各种反射的五棱镜,这些用于将外部光线通过物理反射的方式送达取景器的反光板和五棱镜成为单反相机取景的主要部件。而微单在结构上取消了单反身上的反光板、棱镜与光学取景器,大大缩小了镜头卡口到感光元件的距离,因此可以获得比单反更小巧的机身体积,这是单反与微单的最大差别。另外,单反取景主要以光学取景器(OVF)为主,而微单则更多的是直接使用LCD屏幕和电子取景器(EVF)。
[“微单”一词早已被索尼进行了商标注册,所以除了索尼外其他相机厂商都不会在正式的场合和宣传上使用“微单”这个词,一般使用“微型可换镜头数码相机”或者“XX系列可换镜头相机”等。但是由于早前此类相机诞生之初媒体宣传的不统一,造成大家对这类小型可换镜头相机的称呼混淆,加之“微单”也十分形象,所以之后都用“微单”统称这类相机,算是成为民间一个不成文的认知吧。而港台地区就较为严谨些,都用的是“无反”这个叫法。]
微单与单反比起来真的不止小一点点
微单的优势:很多人选择单反无非是更高的画质和看起里很专业的外形,但*了单反用AUTO档的人不在少数 (推荐阅读《摄影小白告别AUTO档知识普及》),其实何苦要这样为难自己呢?*回来不会用,带出去还嫌它沉。而我认为除了真的是专业用途外,其实现在微单上基本上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所以如果你只是想*个用起来还不错的数码相机,真的不要再在单反上纠结了。我简单总结几点微单的优势:
· 拥有比卡片机"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sheying5.com/sheyingjichu/1.html">卡片机更大的传感器,大部分与单反拍摄的画质无异
· 体形小巧易于携带,特别是出去旅游时便携才是王道
· 可更换镜头,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焦段及拍摄场景选择不同类型的镜头
· 所见即所得,拍摄时调整任何参数都能直接在屏幕或者EVF上看到实际效果
· 大多数微单比同级别的单反价格便宜
微单也是能更换镜头的,没有反光板很容易就能看到传感器
微单小巧、轻便、外形多样,并且除了大部分定位于家庭用户的机型外,现在还有不少针对专业发烧友的微单,除了具备最基本的手动功能外,还有一些如峰值对焦、1/8000快门速度、曝光锁定等专业性能,在专业性上逐渐向单反靠拢。
我应该怎么选微单
简单了解了什么是微单后,肯定不少人又有了新的疑问,那我到底该选购一款什么样的微单相机?数码产品我一贯的想法是*新不*旧,最近一段时间也新上市了不少新的相机。下图是我整理的一些目前市面上热门的微单,而这些基本上都是在售的热门机型或即将上市的新机,大家可以先来看看。
各品牌热门微单相机
目前有推出微单的厂商主要有图上8个品牌,虽然奥林巴斯和松下共同研发的M4/3系列是微单的开拓者,但是从目前的分布来看,使用APS-C画幅的微单占绝大多数,是目前微单市场的主流。什么?你还不知道全画幅、APS-C、M4/3是什么东西?
不同尺寸传感器尺寸比较
其实很简单,全画幅、APS-C等这些表示的是传感器的尺寸大小,全画幅大小相当于我们胶片相机所使用的一张35mm胶卷的大小,APS-C画幅则是全画幅尺寸的一半,所以APS-C也有半幅或者残幅的叫法。而这两种尺寸的传感器在单反中很常见,比如佳能700D、尼康D5300这些都使用的是APS-C画幅传感器,而使用全画幅传感器的有佳能5D Mark III、尼康D810这些更高端的单反。
相对于我们常接触的单反采用的是全画幅和APS-C画幅来说,微单在传感器大小上有着更多的选择。传感器是相机成像最主要的的核心元件之一,面积更大的传感器能够获得更高的画质和宽容度,以及细节表现力。所以,挑选微单首先可以从传感器大小来选择。
富士X-T1是一款定位于摄影师和发烧友的专业机型
微单发展至今也有五六年时间了,可能在最初大家觉得微单最多只能替代一些入门级的单反,更偏向家庭用户。虽然这在现在来说也没错,但是其实如今已有不少具备专业性能的微单了,它们除了能提供专业操控和性能外,同时还拥有非常可能的防护性能,如防水、防尘、防冻等,更适合专业的摄影师在户外进行拍片。而偏家用的微单一般不具备这些性能,更多的是让你以更简单的方式拍出一张能让自己满意的照片,所以,在选择微单时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用途。
关于微单的一些小问答
有必要一定要选择全画幅的微单吗?
没必要。如果是*单反,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我一定会推荐上全画幅,毕竟玩单反最终会走进全画幅这个坑的,但是对于微单我觉得没必要,因为微单最大优势就是便携。现在全画幅单反仅索尼一家,刚才我说过传感器尺寸越大画质就越高,但是这换来的是更大的体型和更昂贵的价格。
另外,关于微单传感器尺寸我一直有句话想说:“更小尺寸传感器画质不一定是糟糕的,只是更大尺寸传感器画质会更好”。上面这张微单中三种最常见的传感器尺寸画质对比,总体上的确是全画幅在高感上有较大优势,但是在ISO 1600以内,甚至是ISO 3200以内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使用到超过ISO 3200的感光度。现在新一代的相机在机内处理和算法上早就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小尺寸传感器正快速的追赶更大尺寸传感器的画质。
出去旅游你会选择什么类型的微单呢?
当然,我并不是说全画幅不好,如果是以画质为优先来选择微单的话,肯定没有其他选择,绝对是全幅,毕竟在画质和景深(背景虚化)方面全画幅是占绝对优势的。但是如果只是为自己挑选一款微单相机,我还是认为便携最重要,既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使用更小尺寸传感器的微单也能达到差不多的画质,我为何不选择更加小巧的相机呢。
微单现在有什么缺点吗?
肯定有。刚说了不少我认为的微单的优势,但是不可能有这么完美的东西,所以微单自然也是有其缺点。早期的微单缺点比较多,如对焦不够快、取景器有时滞、镜头群不够丰富等,但是现在这些基本上早已解决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我认为目前微单最大的缺点是在续航上。微单即使是在黑屏的情况下,只要不关机其内部电子器件的取景过程仍为不停工作状态,所以在耗电方面比较厉害,而单反的光学取景是完全的物理结构,理论上不存在耗电的情况,基本上开机不使用的情况下一个晚上也不会掉一格电。不过现在微单一块电池的续航大多在400张左右,平常的话也还是够用。
不同品牌的微单镜头可以交换使用吗?
绝大多数不可以。在单反中这也是不行的好么,转接除外。虽然微单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是能更换镜头,但是由于传感器大小和各品牌微单卡口设计的不同,所以是不能使用其他相机品牌镜头的,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同样是M4/3系统的奥林巴斯和松下,其他的除非使用转接环转接。
*行货还是*水货?
行货。微单毕竟是比较精密的电子产品,总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意外,我建议还是购*行货比较靠谱和安心。另外,现在不少人喜欢在淘宝上淘水货微单,但是淘宝水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翻新货和动了手脚的所谓“原装”层出不穷,所以如果没那么多心力去折腾还是乖乖*行货吧。
相对于单反注重成像质量和操控的专业性来说,微单则是试图将便携性和成像质量二者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微单受限于体积及其市场定位,注定在传感器面积以及镜头群尤其是长焦镜头等方面目前暂时无法与专业级单反相提并论;但对普通用户而言,如果只是对画质有一定需求,想要拍出好的照片,另外旅游在外时不想让相机成为负担,偶尔还能文艺下,那么微单俨然是最好的选择。
以上就是优秀啦整理的“谋杀”相机镜头的4种清洁行为 微单相机选购指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优秀啦。
优秀啦小编带来了“谋杀”相机镜头的4种清洁行为微单相机选购指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04月14日 15:15优秀啦小编带来了微单相机哪款好“谋杀”相机镜头的4种清洁行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微
2023年04月05日 23:54优秀啦小编带来了佳能微单相机排行榜“谋杀”相机镜头的4种清洁行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04月14日 03:42优秀啦小编带来了全画幅微单相机排行榜“谋杀”相机镜头的4种清洁行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
2023年04月17日 19:23优秀啦小编带来了索尼12款全画幅微单相机盘点“谋杀”相机镜头的4种清洁行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
2023年04月12日 01:08优秀啦小编带来了索尼12款全画幅微单相机盘点“谋杀”相机镜头的4种清洁行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
2023年04月21日 15:46优秀啦小编带来了不同价位段的微单相机购买推荐指南“谋杀”相机镜头的4种清洁行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04月10日 11:41优秀啦小编带来了“谋杀”相机镜头的4种清洁行为如何清洁单反相机镜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
2023年04月14日 06:49优秀啦小编带来了怎么选购相机“谋杀”相机镜头的4种清洁行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微单
2023年04月16日 17:21优秀啦小编带来了卡片机相机排行榜“谋杀”相机镜头的4种清洁行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04月23日 08:00卡片数码相机排行榜
时间:2023年04月24日新手入门应该怎么选相机,哪个品牌更适合新手练习?
时间:2023年02月05日数码相机哪个品牌好,数码相机十大品牌排行榜
时间:2023年04月22日家用相机品牌排行榜
时间:2023年04月16日卡片数码相机品牌排行榜,富士排第五,第一毫无争议
时间:2023年04月03日家用笔记本十大品牌排行榜(家用笔记本品牌推荐)
时间:2023年11月02日掌上电脑十大品牌排行榜(掌上电脑品牌推荐)
时间:2023年11月02日儿童平板十大品牌排行榜(儿童平板品牌推荐)
时间:2023年11月02日工控一体机十大品牌排行榜(工控一体机品牌推荐)
时间:2023年11月02日个人计算机十大品牌排行榜(个人计算机品牌推荐)
时间:2023年11月02日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