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科技 >数码 >正文

全画幅和半画幅相机用起来差异有多大 微单相机选购指南

更新:2023年04月10日 04:32 优秀啦

优秀啦小编带来了全画幅和半画幅相机用起来差异有多大 微单相机选购指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全画幅和半画幅相机用起来差异有多大 微单相机选购指南

全画幅和半画幅相机用起来差异有多大?

全画幅和半画幅用起来差异很大,这个差异并不仅仅是传感器尺寸,而是全方位的。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很少有厂家重视APS-C画幅,唯一一个重视的是富士,但你看富士自己没法做传感器,受制于人很不爽。富士APS-C画幅只有两个传感器,一个是低端型号XA7的2400W(准确的说是上一代产品),另一个就是从中端型号XT30II到旗舰型号XT4、XPRO3都在用的2610万传感器。类比一下就是平行世界里索尼A1和A7M3是同一个传感器、尼康Z9和Z6是同一个传感器、佳能R3和EOS R是同一个传感器,你感受下。目前佳能APS-C画幅就两个传感器,2400W和3200W。尼康也就两个,APS-C微单是2000W,APS-C单反是2400W。索尼APS-C画幅就一个2400W像素传感器。对比一下全画幅的传感器,索尼M3、R3、R4、M4、S3、A1、A9用的都是不同的传感器,佳能RP、5D4、R6、R5、R3用的也是不同的传感器,尼康稍微少一点,但Z5、Z6、Z7、Z9的传感器也不是同一个。

说上面这些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相机厂家到传感器*商都不够重视APS-C画幅。厂家都不重视,摄影爱好者玩起来就很容易感到憋屈。

传感器种类太少,直接导致的问题是缺乏高像素机身,目前在产APS-C画幅最高的应该是佳能M6II和90D的3200W吧?绝大多数APS-C相机的像素还停留在2000W-3000W之间。你要知道2011年的索尼A77和NEX-7就已经是2400万像素传感器了,现在2022年了,APS-C画幅微单还是2400万像素左右,11年了没啥进步。

拍风景的时候大家都喜欢高像素机身,你看着APS-C画幅基本都2000多万像素,十多年了没明显进步,像素还是小事,动态范围、镜头群、高感这些也远不如全画幅。

拍风景对ISO100的动态范围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是拍星空高ISO下的动态范围也有较高需求。同样的,因为要拍星空,对高ISO下的画质也有较高要求,这一块APS-C画幅比全画幅差太多了。

你能看到半画幅的噪点控制确实被全画幅吊打,这没办法。

此外还有个问题,镜头群。上面我800D用的是全画幅镜头适马20 1.4,如今这半画幅想拍风景想拍银河星空真没啥太好的镜头。索尼微单想拍风景有原厂1224、1424、1635 2.8、1635F4、14 1.8、20 1.8。副厂镜头有是适马1424、适马20F2、适马焊*的14 1.8和20 1.8。腾龙1728,此外还有一堆国产手动超广角镜头。

佳能微单和尼康微单镜头群还不完善,但如果是佳能全画幅单反也有1124、1635 2.8III、1635F4IS、适马1424、1224、腾龙1735,适马14 1.8、20 1.8。更别说原厂还有古老的1635 2.8二代、1740F4,总的来说可选择性太多。

佳能APS-C画幅单反呢?我知道的就图丽的超广角、原厂的10-18,但光圈太小。索尼APS-C画幅微单的超广角镜头也就原厂10-18和腾龙11-20。佳能APS-C画幅微单好像就一个10-20。这些镜头也是厂家为了凑焦段推出的,并没有像全画幅超广角一样有高端和中低端之说。除了数量上有差距,镜头素质也有差距,你看索尼的超广角,有12-24和适马1424这种顶级超广角,也有腾龙1728这种平价超广角。佳能也是如此,有11-24和16-35F2.8III这种顶级超广角,也有16-35F4IS这种平价超广角。

拍人像也一样,各家厂商都会推出针对全画幅机身的24、28、35、50、85、105、135定焦镜头,而且还会推出1.2、1.4、1.8多个版本,适马这样的副厂镜头也会针对全画幅推出各种镜头,尤其是E口和L口,20F2、24F2、35F2、65F2、90F2.8、45 2.8、35 1.4、85 1.4。这些镜头虽然也可以给APS-C画幅用,但本身还是个全画幅镜头。厂家很少针对APS-C画幅推出镜头,像EF-S的定焦、EF-M定焦、E口半画幅定焦都很少。索尼APS-C画幅微单用户想*定焦基本都是冲着适马16、30、56 1.4定焦去的,原厂的35和50*的人真不多。索尼和佳能微单用户要*人像定焦镜头,大多数是*适马的30 1.4和56 1.4,这说明原厂对APS-C一点都不重视,很多人还调侃佳能APS-C微单没有未来(准确的说是EF-M没有未来)。只有富士这种转型做APS-C画幅微单的会认真做镜头,所以你会看到富士有23 1.4、35 1.4、50 1、56 1.2等等定焦。

既然厂家不上心,为啥要推出APS-C画幅相机呢?可能仅仅是为了占领市场。全画幅相机的价格普遍较贵,目前最便宜的全画幅(全新)是佳能的EOS RP,机身7000+,那么低于7000的市场怎么办?自然是APS-C来占领。APS-C画幅就像是拿来充数填充中低端价格区间的产品,前两年富士大力发展APS-C微单,我以为可以当鲶鱼激活友商,但最近一年里富士产能不足缺货,真是可惜。

微单相机选购指南


全画幅和半画幅相机用起来差异有多大 微单相机选购指南

“卡片之薄,单反之用”这是2009年全世界首款微单相机奥林巴斯PEN E-P1诞生时的广告词,而这几个字也很好的诠释了微单存在的意义。前些日子好几个朋友打算*相机,找我询问推荐,也奇怪了,基本上都问的是*什么数码相机"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sheying5.com/sheyingjichu/3.html">单反好或者XX型号单反值得*吗?但最后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大多仅仅只是画质好,能换镜头就行,而我给的建议是那为什么不选择微单呢。但接下来的一句话着实让我很无语——“微单是什么?”。

不过回头想想,可能与自己工作所关注的行业有关,“微单”这东西每天都会以各种情况出现在脑袋中,自然会认为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词,但对于不少人来说,除了*外,可能其他的拍照设备只有照相机和单反这两种分别,我相信这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到底什么是微单?

我也不扯什么微单的发展史了,简单来说,我的理解是“微”意味着小型化,顾名思义微单代表的是比单反更小的单镜头可换镜头相机,主要是区别于同样是可更换镜头,但个头较大的单反相机。之所以我们习惯把这类相机叫做微单,更多的只是从外形上来定义,但其实更严谨的来说它们应该叫做“无反相机”,这是因为微单与单反的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

单反与微单的成像结构比较

单反与微单的区别:单反的全称是“单镜头反光相机”,单反的内部结构中有一个反光板和用于光线各种反射的五棱镜,这些用于将外部光线通过物理反射的方式送达取景器的反光板和五棱镜成为单反相机取景的主要部件。而微单在结构上取消了单反身上的反光板、棱镜与光学取景器,大大缩小了镜头卡口到感光元件的距离,因此可以获得比单反更小巧的机身体积,这是单反与微单的最大差别。另外,单反取景主要以光学取景器(OVF)为主,而微单则更多的是直接使用LCD屏幕和电子取景器(EVF)。

[“微单”一词早已被索尼进行了商标注册,所以除了索尼外其他相机厂商都不会在正式的场合和宣传上使用“微单”这个词,一般使用“微型可换镜头数码相机”或者“XX系列可换镜头相机”等。但是由于早前此类相机诞生之初媒体宣传的不统一,造成大家对这类小型可换镜头相机的称呼混淆,加之“微单”也十分形象,所以之后都用“微单”统称这类相机,算是成为民间一个不成文的认知吧。而港台地区就较为严谨些,都用的是“无反”这个叫法。]

微单与单反比起来真的不止小一点点

微单的优势:很多人选择单反无非是更高的画质和看起里很专业的外形,但*了单反用AUTO档的人不在少数 (推荐阅读《摄影小白告别AUTO档知识普及》),其实何苦要这样为难自己呢?*回来不会用,带出去还嫌它沉。而我认为除了真的是专业用途外,其实现在微单上基本上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所以如果你只是想*个用起来还不错的数码相机,真的不要再在单反上纠结了。我简单总结几点微单的优势:

· 拥有比卡片机"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sheying5.com/sheyingjichu/1.html">卡片机更大的传感器,大部分与单反拍摄的画质无异

· 体形小巧易于携带,特别是出去旅游时便携才是王道

· 可更换镜头,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焦段及拍摄场景选择不同类型的镜头

· 所见即所得,拍摄时调整任何参数都能直接在屏幕或者EVF上看到实际效果

· 大多数微单比同级别的单反价格便宜

微单也是能更换镜头的,没有反光板很容易就能看到传感器

微单小巧、轻便、外形多样,并且除了大部分定位于家庭用户的机型外,现在还有不少针对专业发烧友的微单,除了具备最基本的手动功能外,还有一些如峰值对焦、1/8000快门速度、曝光锁定等专业性能,在专业性上逐渐向单反靠拢。

我应该怎么选微单

简单了解了什么是微单后,肯定不少人又有了新的疑问,那我到底该选购一款什么样的微单相机?数码产品我一贯的想法是*新不*旧,最近一段时间也新上市了不少新的相机。下图是我整理的一些目前市面上热门的微单,而这些基本上都是在售的热门机型或即将上市的新机,大家可以先来看看。

各品牌热门微单相机

目前有推出微单的厂商主要有图上8个品牌,虽然奥林巴斯和松下共同研发的M4/3系列是微单的开拓者,但是从目前的分布来看,使用APS-C画幅的微单占绝大多数,是目前微单市场的主流。什么?你还不知道全画幅、APS-C、M4/3是什么东西?

不同尺寸传感器尺寸比较

其实很简单,全画幅、APS-C等这些表示的是传感器的尺寸大小,全画幅大小相当于我们胶片相机所使用的一张35mm胶卷的大小,APS-C画幅则是全画幅尺寸的一半,所以APS-C也有半幅或者残幅的叫法。而这两种尺寸的传感器在单反中很常见,比如佳能700D、尼康D5300这些都使用的是APS-C画幅传感器,而使用全画幅传感器的有佳能5D Mark III、尼康D810这些更高端的单反。

相对于我们常接触的单反采用的是全画幅和APS-C画幅来说,微单在传感器大小上有着更多的选择。传感器是相机成像最主要的的核心元件之一,面积更大的传感器能够获得更高的画质和宽容度,以及细节表现力。所以,挑选微单首先可以从传感器大小来选择。

富士X-T1是一款定位于摄影师和发烧友的专业机型

微单发展至今也有五六年时间了,可能在最初大家觉得微单最多只能替代一些入门级的单反,更偏向家庭用户。虽然这在现在来说也没错,但是其实如今已有不少具备专业性能的微单了,它们除了能提供专业操控和性能外,同时还拥有非常可能的防护性能,如防水、防尘、防冻等,更适合专业的摄影师在户外进行拍片。而偏家用的微单一般不具备这些性能,更多的是让你以更简单的方式拍出一张能让自己满意的照片,所以,在选择微单时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用途。

关于微单的一些小问答

有必要一定要选择全画幅的微单吗?

没必要。如果是*单反,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我一定会推荐上全画幅,毕竟玩单反最终会走进全画幅这个坑的,但是对于微单我觉得没必要,因为微单最大优势就是便携。现在全画幅单反仅索尼一家,刚才我说过传感器尺寸越大画质就越高,但是这换来的是更大的体型和更昂贵的价格。

另外,关于微单传感器尺寸我一直有句话想说:“更小尺寸传感器画质不一定是糟糕的,只是更大尺寸传感器画质会更好”。上面这张微单中三种最常见的传感器尺寸画质对比,总体上的确是全画幅在高感上有较大优势,但是在ISO 1600以内,甚至是ISO 3200以内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使用到超过ISO 3200的感光度。现在新一代的相机在机内处理和算法上早就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小尺寸传感器正快速的追赶更大尺寸传感器的画质。

出去旅游你会选择什么类型的微单呢?

当然,我并不是说全画幅不好,如果是以画质为优先来选择微单的话,肯定没有其他选择,绝对是全幅,毕竟在画质和景深(背景虚化)方面全画幅是占绝对优势的。但是如果只是为自己挑选一款微单相机,我还是认为便携最重要,既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使用更小尺寸传感器的微单也能达到差不多的画质,我为何不选择更加小巧的相机呢。

微单现在有什么缺点吗?

肯定有。刚说了不少我认为的微单的优势,但是不可能有这么完美的东西,所以微单自然也是有其缺点。早期的微单缺点比较多,如对焦不够快、取景器有时滞、镜头群不够丰富等,但是现在这些基本上早已解决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我认为目前微单最大的缺点是在续航上。微单即使是在黑屏的情况下,只要不关机其内部电子器件的取景过程仍为不停工作状态,所以在耗电方面比较厉害,而单反的光学取景是完全的物理结构,理论上不存在耗电的情况,基本上开机不使用的情况下一个晚上也不会掉一格电。不过现在微单一块电池的续航大多在400张左右,平常的话也还是够用。

不同品牌的微单镜头可以交换使用吗?

绝大多数不可以。在单反中这也是不行的好么,转接除外。虽然微单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是能更换镜头,但是由于传感器大小和各品牌微单卡口设计的不同,所以是不能使用其他相机品牌镜头的,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同样是M4/3系统的奥林巴斯和松下,其他的除非使用转接环转接。

*行货还是*水货?

行货。微单毕竟是比较精密的电子产品,总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意外,我建议还是购*行货比较靠谱和安心。另外,现在不少人喜欢在淘宝上淘水货微单,但是淘宝水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翻新货和动了手脚的所谓“原装”层出不穷,所以如果没那么多心力去折腾还是乖乖*行货吧。

相对于单反注重成像质量和操控的专业性来说,微单则是试图将便携性和成像质量二者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微单受限于体积及其市场定位,注定在传感器面积以及镜头群尤其是长焦镜头等方面目前暂时无法与专业级单反相提并论;但对普通用户而言,如果只是对画质有一定需求,想要拍出好的照片,另外旅游在外时不想让相机成为负担,偶尔还能文艺下,那么微单俨然是最好的选择。

以上就是优秀啦整理的全画幅和半画幅相机用起来差异有多大 微单相机选购指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优秀啦。

与“全画幅和半画幅相机用起来差异有多大 微单相机选购指南”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卡片机相机排行榜

卡片机相机排行榜

时间:2023年04月25日



最新文章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