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知识 >正文

湖北过年的风俗和传统是什么?

更新:2024年03月12日 06:54 优秀啦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湖北过年的风俗和传统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湖北过年的风俗和传统是什么?

恩施苗族 元宵习俗 吃的,当天服饰


湖北过年的风俗和传统是什么?

恩施苗族元宵习俗和吃的如下:

1、赶毛狗

“赶毛狗”是土家人除害驱邪、祈求平安的一种宗教仪式。“赶毛狗”时人们的喊声和着毛狗棚燃烧时“劈劈啪啪”的爆炸声,甚是壮观。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3、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4、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恩施苗族元宵服饰如下:

苗族小孩服装大体相似,前遮羞,后遮沟,喜欢戴狗耳帽、猫耳帽和风帽等。

苗族妇女服饰以宣恩县最具代表性。宣恩苗族妇女服饰比较讲究,一般上衣无领(后改为短领),大袖满襟。从围颈、袖头、四边都绣或镶有二至三道花边栏杆。苗家妇女喜欢戴银制装饰品。新婚女郎头插各种银花,虽不是凤冠,却也白花闪烁。

湖北过年的风俗和传统是什么?


湖北过年的风俗和传统是什么?

1、襄阳:除夕吃荸荠大年初一吃饺

在襄阳,老百姓过年一般会在年前一个月做准备。

灌香肠、缠缠蹄、腌制各种鸡鸭鱼肉等腊味,准备各种年货。而在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的这一天,襄阳人大都会*来灶饼,供于桌上,全家围在一起,一人吃一个,预示新一年甜蜜和幸福。

2、恩施:杀年猪、打糍粑

恩施地区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民族文化如一朵奇葩一般,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

恩施地区过年大概都在腊月二十之后就开始做准备,几乎每家每户都要杀猪,而且杀猪的时候也会请邻居到家里吃疱汤,同时这也是孩子们期待的时候。

3、武汉:除夕“咵天”到凌晨

除夕,武*要贴对联门神、贴福字、贴窗花,要祭祖,吃团年饭,一家人团员的围坐在一块,边吃边咵,一直到转钟,才算完成了守岁。

零点一到,小辈便会向长辈拜年,长辈把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伢儿们。

4、荆州:鱼糕、鱼圆不可少

在荆州的农历除夕,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大桌丰盛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

有许多菜更是荆州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且每样菜都有着寓意。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物产丰富,鱼米之乡,比如,鱼糕、鱼圆、全鱼等都是不可少的,另外,炸春卷、发菜也都列在其中。

5、仙桃:“沔阳三蒸”与“沔阳三腊”

仙桃地区,以前都是在晚上阖家团圆吃年夜饭,现在一般是中午夫妻俩会娘家吃年饭,然后一起回婆家团聚。

由于年饭已经不局限于晚上吃,所以现在一般只说“年饭”或“团圆饭”。

恩施年俗调查报告


湖北过年的风俗和传统是什么? 恩施州各民族相互交融,生活习性已很相近,但各民族仍保留有自身一些传统的团年习俗。 土家族 土家族的年节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到大年三十两天。若是腊月小,则是腊月二十八和二十九。这叫过“两次年”即大年和小年。在过年前半月之余,土家人就赶集采购糖食果饼、粉丝海带、香蜡纸草、灯笼爆竹。家家户户缝衣*裤、做新鞋、杀年猪、推豆腐、打糍粑、贴对联。 按土家族的习惯,大年三十的团年饭必须在早上吃,而且越早越好,代表着“来年的幸运来得越早”。而且要以团年饭共同祭祀祖先。人们先将盛宴摆于桌上,热气腾腾的,全家人站立于桌子四周,由家长在桌下烧纸,将三杯美酒撒于地上,每只饭碗上横搁一双筷子,这时鞭炮齐鸣,请列祖列宗吃饭,稍许,大伙按辈份高低和席位大小入坐吃饭。凡十二岁以下的小孩,不能吃祭祀祖先用过的饭,传说吃了记忆力不好,平时小孩剩饭大人要批评,可这一餐团年饭,小孩们碗里剩的越多越好,意味着来年年余。 有的为了全家和睦,团年饭桌上还特做一碗“合合菜”,将各种各样的菜合在一起,人人必吃它几口,取全家合乐,万事合顺之意。不吃家长会说你不懂事,但这天家长怎么也不会发火骂人的,一是怕得罪祖先,二是骂和被骂的都有一种不祥之兆。团年饭上,腊肉、腊猪脚、血豆腐、腊豆腐、腊肠、鼎罐饭、烤糍粑、泡炒米等土家年宴十大碗是必须上齐的。 苗族 如今,苗族过春节的习俗与当地汉族大同小异。腊月下旬即开始杀年猪、打糍粑,备办年货,打扫卫生。 除夕是苗家人过年期间最重要的日子,除夕“吃团年饭”是一家人团聚和美的象征,忌讳外人串门,吃年饭忌讳泡汤。吃年饭前,照例的要祭祖敬神、竞放鞭炮,鞭炮放得越多越好。席间,老人们总要给年轻人讲祖辈的姓名及其开创功业、摆古唱歌。 吃完饭后,还要给家里的牛、羊、猪、狗等家畜喂年饭,乃至对房前屋后的果树、大树等与该家庭关系较密的自然物均须“喂”上一些饭菜,表示它们与人兴衰与共,与人一样也要过年。其他诸如守年、洗脚、喊年习俗也都应有俱有。此外,苗族地区还有“抢头水”的习俗,即除夕午夜之后,寨里未婚青年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赶去水井边,要抢挑新年的第一挑清水。第一个抢到头水的人,被认为是村里最勤劳的人而备受称赞。 侗族 侗族流行过“重年”,过重年就是一天吃两次年饭,第一次吃光饭或吃青菜稀饭,第二次吃“合米饭”和丰盛的酒肉饭。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要做完过春节的准备工作:备年货,购年画,贴门神、春联,洒扫庭除等。晚上,合家吃团圆饭(也叫团年饭),菜肴中必须有肉圆子、欢喜、扣肉和鱼,寓意团团圆圆、欢欢喜喜、年年有余。这时全家人要互相祝福,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幼小辈压岁钱。除夕守岁一般到下半夜一两点钟,有的一直到天亮。 侗族大年初一清早,从塘里弄几条大鲤鱼,整桌菜以鱼为主。侗家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 白族 鹤峰白族,由于从湖南迁徙多年,长期与当地民族相处,其信仰习俗大多与当地的土家族、汉族融合,但仍保存有自己的独特风俗。 白族人民喜爱*一些风味小吃,如叶叶粑粑、油炸捏捏粑粑、炒米等。过年的禁忌比较多,春节前后一个月内不准小孩说不吉利的话;团年时要关门,吃年饭不准泡汤;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二不扫地,不向外泼水;正月初一不出外拜年。除夕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

以上就是优秀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优秀啦。

与“湖北过年的风俗和传统是什么?”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石柱土家族有什么风俗?

石柱土家族有什么风俗?

时间:2024年02月14日
深圳的土特产有哪些?

深圳的土特产有哪些?

时间:2024年02月12日
石家庄十大特产有哪些

石家庄十大特产有哪些

时间:2024年02月12日



最新文章

过年吃什么

过年吃什么

时间:2024年03月15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