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知识 >正文

白族的传统节日名称是什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习俗?

更新:2024年02月15日 03:48 优秀啦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白族的传统节日名称是什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习俗?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白族的传统节日名称是什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习俗?

白族的传统节日名称是什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习俗?


白族的传统节日名称是什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习俗? 白族的诸多传统节日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火把节和三月街民族节。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象征着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人们手持火把,载歌载舞,夜晚的火光将夜空照亮,场面极为壮观。而三月街民族节则是一个集商贸、文化、民俗于一体的盛大节日,期间会有各种物资交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示。
清明节是白族人民纪念祖先和亲人的日子,与其他民族一样,这一天白族人民会扫墓祭祖,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中元节和冬至,白族也有相应的庆祝和祭祀活动,体现了白族对传统习俗的坚守。
白族春节的习俗同样丰富。正月初一,白族人民会竞相抢接新水,寓意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初一到初五,家中除了厨具外的金属器具不得触碰,泼水和扫地也被禁忌,以期新的一年家庭和睦,生活美满。初二,人们会祭拜天地,初三则是祭山川、草原,这些习俗表达了白族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在大理白族地区,大年三十晚上祭祖时,非常忌讳外人在场,这体现了白族对祖先的尊重和隐私的重视。此外,大年三十之前必须归还借出的物品,这是白族人对诚信的看重,寓意着来年财运亨通、五谷丰登。
大年初七是白族的传统女人节,妇女在这一天享有特别的待遇,不用从事烹饪、挑水等家务劳动,而是可以放松心情,欢庆属于自己的节日。而大年初九则是男人节,男性成员可以休息一天,享受节日的清闲。
农历七月十五日,白族视为祭祖节,这是对祖先灵魂的供奉和纪念。在元江县,白族人民在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会遵守不杀生的习俗,以示对生命的尊重。而在云龙县,七月半这一天,人们避免四处走动,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敬意。这些习俗反映了白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求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白族的传统节日名称是什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习俗?

传统节日:

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除过大年、端午节、中秋节等与汉族相似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1、大年节,据方志记载,布依族“以十一月为岁首”。平塘、荔波一带至今仍在十一月三十日“过小年”,但大多数地区已将年节并入春节。每到腊月,家家户户忙着酿酒、打糯米粑、腌制腊肉、做血豆腐,或缝制新衣。除夕以丰盛酒菜供奉祖宗,并燃放爆竹,阖家守岁到鸡鸣。

2、二月二,主要是祭祀“土地神”,保佑全寨安宁,杀鸡敬祖,吃两色(白、黑)糯米饭。云南省的布依族,这个节日要过三天,进行以祭“老人房”为中心的祭祀活动。三月三,主要是祭山神或扫寨赶鬼,预祝丰收。

风俗:

1、布依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故事、童话、寓言、谚语、诗歌等口头文学,传述着古老的民族历史,歌颂着人民的勤劳勇敢,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残暴,展望着新社会的幸福和光明。

2、布依族的民歌,富有民族特色,有叙事歌、古歌、生产劳动歌、习俗歌、情歌、苦歌、哭嫁歌、儿歌、新民歌等。或用布依语演唱,或用汉语演唱,句式和结构不尽相同。

扩展资料

1、布依族的来源及分布:

布依族的民族语言为布依语,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亲属关系,通用汉文。

布依族由古代僚人演变而来,以农业为主,布依族祖先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其中以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安顺市、贵阳市、六盘水市,其余各市、州、地均有散居,一小部分居住在越南。

2、布依族的禁忌

大年初一,不开箱柜,不扫地,不梳头,不晒晾衣服。初一到初三不动土,正月十五不动刀,菜也只能用手扭断。禁在村前村后埋坟.扫寨时禁外人入村,驱鬼时禁外人进家门。

禁已出嫁的姑娘在娘家生小孩。家有产妇,在门口挂红布和篾帽拒人进家,男子不得进人妇女分娩的房屋。禁在屋内吹口哨、唱情歌。非正常死亡的人,忌以鼓声报丧。

到布依族人家中做客,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布依族送礼必须送双数。

部分布依族分支族人不吃狗肉,一种解释是狗曾经救过其祖先,另一种解释是人类以前并无稻谷,是狗从天神的晒谷场带回稻谷给布依族人,使得布依族成为人类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水稻民族”。部分布依族分支族人不吃鱼肉,因为相传布依族最早的母亲是龙王的女儿——一条神鱼。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网-布依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布依族

东北过年的习俗


白族的传统节日名称是什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
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全家都要换上新装。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
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天地桌”上供着大幅黄纸彩印的“三地三界十八佛诸佛”或“百份”(天地诸神像册),设大饼,蜜供、面鲜、果品、素菜、年糕、年饭为供品,高点金字红烛与子午香,以表迎请诸神下界赐福。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屎”、“黄烟带炮”
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尽情享受,直至“接神”。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礼成后,即宣告旧岁已去,新年来临,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全家互道“新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一一引进“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以上就是优秀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优秀啦。

与“白族的传统节日名称是什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习俗?”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北京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北京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时间:2024年02月09日
厦门有什么特产值得带回家

厦门有什么特产值得带回家

时间:2024年02月09日
无为有什么特产

无为有什么特产

时间:2024年02月09日



最新文章

大年初一为什么要吃素

大年初一为什么要吃素

时间:2024年03月15日
过年吃什么

过年吃什么

时间:2024年03月15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