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知识 >正文

春节习俗有什么?

更新:2024年01月20日 05:38 优秀啦

今天优秀啦小编整理了春节习俗有什么?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春节习俗有什么?

春节习俗有什么?


春节习俗有什么?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下面来说一下春节的习俗。


一、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约,稍巧的文字拍画时期背景,表达美妙家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方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目增加喜庆氛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梁宣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来源及各类作品的特征都作了单述。

春联的品种比较多,依其运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依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二、放鞭炮

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来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能够发明出喜庆繁华的氛围,是节日的一种文娱活动,能够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种类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严重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祝,这个吉利。如今,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域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消费的爆竹花色多,质量高,不只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三、拜年

大年初一拜年,是每一个小孩子最喜欢的事,拜完了年就会有红包拿,真是切肤之痛的事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装扮得整划一齐,出门去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率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同互相恭喜,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十大夫便运用各贴互相投贺,由此开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四、回娘家

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大年初二,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意头。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早有所成,一切占先。人们早起后,早鸣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叩节拜年。过了“四始”日。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的说话。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五、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却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因各地风俗不同,习俗也不一样。不过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味已经越来越淡了,这也是因为春节的一些习俗被我们遗忘了。

肃南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习俗有什么? 肃南过春节的习俗: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是中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2014年)。人口37579人(2014年)
春节是裕固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前有祭祖守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馓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岁,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为人勤春来早。按习惯,年轻人和晚辈要手捧清水,洒向帐篷、棚圈,表示清洁吉祥。

裕固族人过春节一般节期也为5天,从正月初一到初五,有的地方要持续到十五天。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拆洗衣被,打扫卫生,准备节日食品还要准备鞭炮、酥油灯和蜡烛。
腊月三十下午,人们还要选一块干净的空地点燃两堆火,然后放鞭炮,驱赶牲畜从火堆中间走过,以示在新年里人畜两旺。这天要将刀、剪、扫帚都收起来,不到初五不得动用。
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后相聚在一起,通宵达旦地欢乐唱歌。
年初一拂晓,进行敬天神活动。清晨吃过饺子,喝过奶茶,便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福。
送礼时,先将礼品装在精美的袋子里,上面用一块四方白布对角折叠成三角形封盖,类似哈达,表示吉祥如意。

春节有什么传统习俗


春节习俗有什么?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农历新年或中国新年。它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持续15天,并以盛大的庆祝活动和各种传统习俗而闻名。下面是一些关于春节传统习俗的介绍。

1. 贴春联:春联是一种以红色纸张写成的对联,常见于门上或墙壁上。它们通常包含有吉祥的对仗句子,如“福”、“寿”、“财”等。这些春联象征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



2. 挂灯笼: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挂上红色的灯笼。灯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代表着光明和幸福。

3. 包饺子:包饺子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的过程充满乐趣和团结。饺子的形状像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

4. 放鞭炮: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放鞭炮来驱逐邪灵,并迎接新的一年。鞭炮的声音被认为可以驱走霉运和不祥之气。

5. 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祝福对方新年快乐和万事如意。尤其是小孩子会给长辈拜年,以表达敬意和祝福。

6. 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非常受欢迎的一项传统表演。人们穿上龙和狮子的装扮,在街头巷尾表演舞蹈。这个活动象征着吉祥和消灾。

7. 年夜饭:除夕晚上,全家人会团聚在一起享用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顿饭,象征着家庭和睦、团圆。

8. 红包:在春节期间,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红包通常是装有压岁钱的红色信封,代表着祝福和好运。这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春节独特的传统之一。

以上是关于春节传统习俗的介绍,每一项都寓意深远,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这些传统习俗不仅赋予春节独特的文化魅力,也加强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和团结。希望这些图片和答案能够给你带来更直观的了解。

以上就是春节习俗有什么?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优秀啦。

与“春节习俗有什么?”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日本有哪些特产

日本有哪些特产

时间:2024年01月07日
乌凤是什么动物?

乌凤是什么动物?

时间:2024年02月12日
美国过年的风俗是什么

美国过年的风俗是什么

时间:2024年02月12日
陕西盛产什么农作物?

陕西盛产什么农作物?

时间:2024年02月07日



最新文章

大年初二风俗有哪些

大年初二风俗有哪些

时间:2024年03月15日
春节祭祀时间有讲究吗

春节祭祀时间有讲究吗

时间:2024年03月15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