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教育 >正文

中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校竞赛排行榜

更新:2024年01月03日 16:59 优秀啦

优秀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中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校竞赛排行榜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校竞赛排行榜

教育部承认的十大竞赛


中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校竞赛排行榜 教育部承认的竞赛有以下几项。

1、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由教育部、 财政部 首次联合批准发文(教高函[2007]30号)的全国性9大学科竞赛资助项目之一,目的是为构建高校工程教育实践平台,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同和工程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2、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是经教育部 高等教育 司批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全国机械 设计教学 研究。
3、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勋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文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是基于国内各高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而开展的一项公益性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4、全国大学生畅设计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nationalundergraduateelectronicsdesigncontest)是教育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5、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 飞思卡尔 杯智能汽车竞赛起源于韩国,是 韩国汉阳大学 汽车控制实验室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资助下举办的以hcs12单片机为核心的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组委会提供一个标准的汽车模型、直流电机和可充电式电池,参赛队伍要*一个能够自主识别路径的智能车,在专门设计的跑道_H自动识别道路行驶,最快跑完全程而没有冲出跑道并且技术报告评分较高为获胜者。
6、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英文名称:nationalcontestonlogisticsdesignbyuniversitystudents(ncold)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大型物流教学实践方面的竞赛活动,是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中的几项专业设计大赛之一。
7、全国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2018年,来自全国33个省/市/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及美国和新加坡的1449所院校/校区、42128个队(本科38573队、专科3555队)、超过12万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
8、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广赛)一中国最大的高校传播平台,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 中国传媒大学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承办的全国高校文科大赛。
9、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杆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由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办、新闻媒体联会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善活动,“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营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量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
10、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8年11月25日,首届能源"智慧*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青岛西海岸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等91所高校的220项参赛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

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


中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校竞赛排行榜

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如下:

据统计,全国共有1207所本科院校进入《分析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列榜首,西安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分列第2名和第3名,第4至第10名分别是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

在学校类型分布上,理工类高校表现抢眼,有70所进入前100,159所进入前300;其次是综合类高校,有23所进入前100,78所进入前300;再次是师范类高校,有5所进入前100,30所进入前300;农林类有2所进入前100,18所进入前300;

人文社科类和医药类暂无高校进入前100,仅有13所进入前300。结果还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榜单中成绩显著,10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前300,其中61所院校进入前100。224所地方院校进入前300,其中53所院校进入前100。

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优势明显,得分占总分的42.63%,中部地区为23.80%,西部地区为22.95%,东北地区为10.62%。在东部地区各省份中,除了海南省由于高校数量较少,占比1.40%,其他各省份的贡献占比在5.41%到16.31%之间;

中部地区各省份贡献占比在9.69%到24.04%之间;西部地区各省份贡献占比差异较大,最低的只有1.26%,最高的达到19.41%,提示了西部地区的“不均衡”态势。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分别为45.13%、27.99%和26.88%。

从各省高校进入前300榜单的情况来看,进入高校数量前3的为:江苏省(25所)、浙江省(22所)、山东省(21所),进入高校数量占比前3的为:重庆市(40.00%)、浙江省(37.93%)、上海市(35.90%);

从进入前100榜单的情况来看,进入高校数量前3的为:江苏省(13所)、北京市(8所)、浙江省、四川省并列(7所),进入高校数量占比前3的为:江苏省(16.88%)、上海市(15.38%)和四川省(13.46%)。

参加大学生竞赛是一种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好方式,需要考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前了解竞赛信息:竞赛信息通常会通过校内宣传、学院网站、公告等多种途径发布,考生应该及时关注和了解相关信息,包括竞赛类型、报名条件、报名时间、比赛地点、参赛人数限制、奖励等内容。

2、做好组队准备:大部分的大学生竞赛都需要组成队伍参赛,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寻找自己的队友,或者参加由学院组织的招募活动,共同组建团队,进行配合练习和展开战斗。

3、提前准备比赛内容:大学生竞赛的内容有时非常复杂和专业化,需要考生去提前了解比赛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积极学习和准备比赛的必要条件。

4、制定详细的竞赛计划:要制定详细的赛前计划,包括考虑报名、练习、调整状态等多方面的内容,建议尽早做好准备,以确保充分的时间来掌握每个知识点和技能要领。

5、注意考试规则:在比赛期间,考生要遵守竞赛的所有规定,注意时间安排、答题方式等方面,认真做题,不违规作弊或者其他行为,以保障比赛的公平和正义。

6、合理应对胜败:在竞赛中无论胜败,都需要理性看待,保持一定的心态平衡,认真总结赛前准备和比赛过程中不足之处,为下次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参加大学生竞赛需要考生充分的准备,提前了解比赛信息和规则,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实力,合理规划比赛前期和比赛期间的时间安排,树立正确的心态和信念,为赛场上的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国高校竞赛排行榜


中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校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校竞赛排行榜: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专家工作组研究发布,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服务性参考信息,是检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2017年12月1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专家工作组在杭州发布2012-2016年我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针对高校竞赛研究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2018年2月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北京继续发布2013-2017年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并于当年4月份在武汉发布我国首部全国大学生竞赛白皮书,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推动和发挥学科竞赛类活动在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规范和引导。

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2022年度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名”,厦门理工学院在2018年-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名。这是该校继2015-2019、2016-2020、2017-2021统计周期之后,连续四次位居该榜首。

据统计,2022年厦门理工学院在A类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150项,其中一等奖18项、二等奖32项,获奖奖项包括2022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油车)全国一等奖、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一等奖3项、第十届全国光电设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达800余项。

以上就是优秀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校竞赛排行榜,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中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校竞赛排行榜”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郑州大学怎么样?

郑州大学怎么样?

时间:2025年07月16日
包头有什么大学?

包头有什么大学?

时间:2025年07月16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