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娱乐 >综艺 >正文

十三邀4综艺节目怎么样 为什么喜欢李诞?

更新:2023年02月25日 07:35 优秀啦

优秀啦小编带来了十三邀4综艺节目怎么样 为什么喜欢李诞?,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十三邀4综艺节目怎么样 为什么喜欢李诞?

《乐夏》启示录之二:张亚东和马东,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这是我早就想写的一个题目。

这一期的乐夏半决赛,马东和张亚东“正式”回应了网上关于他们以及Mandarin的一些争议。上次我写五条人的时候,就想写这个话题,因为写五条人,不可避免要触及到马东和张亚东以及Mandarin。

但这个问题说起来委实有些复杂,因此我决定还是缓一缓。这是个不缺公共意见的时代。过去我们一直强调,要对事不对人,人事要分开。但是事情说得多了,总是离不开人。

说起来,此次乐夏上“翻车”的人和乐队,比如后鲨、福禄寿、Mandarin、张亚东,以及差一点翻车的马东,这其中除了后鲨的翻车是自己问题以外,其他的几乎都跟五条人有关。乐夏第二季真可谓成也五条人,败也五条人,马东的情绪应该称得上是“爱恨交织”吧。(他的那番回应,恍惚让我回到了《奇葩说》。)

1

大风吹着谁 谁就倒霉

每个人都想当鬼

都一样的*

――草东没有派对《大风吹》

张亚东生于1969年,马东生于1968年,两人是同一代人。

我对于代际划分一直持审慎的态度,通常来说,讲一代人怎么样怎么样,如果不建立在统计数据或者大量的采访调研的基础上,非常容易陷入以偏概全或自说自话的陷阱中去。

但不幸的是,我们目前所身处的这个舆论话语场,早已习惯了70后、80后、90后、00后这样的话语体系,因此我也只能随大流。

说起来,张亚东老师在第一季乐夏上的表现可以称得上是满分,帅气、儒雅,才华横溢,慢条斯理而又*澎湃。很多之前不熟悉他的观众都惊叹,中国居然有这么一个宝藏音乐人,我过去怎么不知道!

这固然跟他低调的性格有关,但另一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这个“跟不上时代”不是指音乐风格,如果要说音乐的话,张亚东老师在九十年代所做的音乐就远远超前于时代了,时至今日,他所做的音乐要说领先于当下乐坛的整体水平半个身位都是有的。

问题在于,目前这个流媒体把控一切的时代,“超前性”并非音乐的决定属性。就像张亚东在去年乐夏上说到他和朴树在一起的时候说:“那时候(2000年以前)我们都很兴奋,觉得一个新时代就要到来了。后来……好吧,就是我们都老了。”

这让人想起芦苇评论《霸王别姬》的话:“那时候(1994年)我很是高兴,觉得我们终于起步了,可我没想到那就是我们的终点。”

无论张亚东还是马东,他们成长的年代(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正是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百业复兴的时代。马东八十年代末赴澳洲留学,张亚东九十年代初离开山西大同“北漂”,在他们面前都有一个徐徐展开的新世界。

马东和张亚东都上过《十三邀》。马东提到他在澳洲的经历,最终领悟到的是“一个体系( 社会 )怎样运转是更有效率的,”而张亚东更多的是提到了他面对已有的艺术成果的压力。

说到这儿,不可避免要提及代际。90后的人们也许对这一点感触不深,就像王朔说的:他们生下来中国就是世界强国。更准确的说法是,从他们懂事起,中国在整个世界上的地位就已经不再是跟过去一样了。

因此,60、70后在成长过程中对世界的“仰望”态度,以及对发展和周边环境的复杂情愫,在90后这里是缺位的。80后年长一些的也许还有点耳濡目染,90、00天生的环境就没有这些。那句话怎么说,人对自己出生时的一切都会认为是习以为常的。

2

哭啊 喊啊

叫你妈妈带你去*玩具啊

快 快拿到学校炫耀吧

孩子 交点朋友吧

张亚东在《十三邀》提到,他在面对整个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体系和文明成果,那种兴奋而又胆怯、幸福而又压抑的感受。

那种感觉就是,重要的事情都被做完了,你能做的就是徜徉在这个世界里,寻找最能愉悦你的东西。然而作为一个创作者来说,重复别人是他不想做的,但他又不得不接受“所有重要的事情已经被做完了”这种绝望。

是啊,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已经被牛顿发现了,以后的人就不可能再去发现了。当然,这种开天辟地的工作本来就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

而作为张亚东而言,在九十年代到两千年已经完成了对于现代流行音乐体系这个摸索的过程,那么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许是他完全无法想象的,比如神曲兴起,比如流量当道。

因此在去年乐夏上当他怒斥流量时代的弊端时,引起了乐队和观众们的阵阵喝彩声。

但是今年,当他力挺的代表“未来的理想状态”的Mandarin晋级时,却引起了观众的倒彩声。明明他的观点并没有变化,为什么观众却不吃这一套了呢?

当然,对于网络上流传的消息,我们没有石锤,无法确证。但在对五条人和Mandarin的态度上,张亚东与现场的专业乐迷和大众乐迷意见相左这是显而易见的,半决赛上马东的那一番回应也从侧面确证了这一点。

回到成长的那个话题。对于张亚东成长的那个时代,最大的压力还不是“那么多好东西我没法get到”,而是别人“不跟你玩”。那种感觉就像你在学校里,别人似乎也没有有意排斥你,孤立你,但你就是知道他们有一个圈子,那里面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但你只能远远看着却进不去。

后来你知道,要进圈子,必须首先要学会他们的语言,并且试着玩和他们一样的东西,试着交换。这就像顾佳的爱马仕,或者草东唱的,让你妈妈去*玩具。

这个过程包含着放下面子,低声下气甚至有点屈辱。不过我们谁童年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东西呢?

而经历过这些的人,都想给下一代更好的条件,以让他们一出生就能更好的融入“圈子”。同时,当孩子们能够在同一年纪,达到比自己当年更好的水平时,自然也有发自内心的欣喜。

因此,张亚东对于Mandarin的喜爱我相信是发自真心,发自内心的。因此他会说Mandarin是“精神上更向往的那个东西”。

3

哎呀呀

你看你手上拿的是什么啊

那东西我们早就不屑啦

哈哈哈



相对于张亚东,马东则选择了另一条路。从《十三邀》的访谈来看,他似乎对当下的文化格局没有任何试图改变和影响的欲望。

但他又积极地投入这个局面,用各种综艺节目搅动着 娱乐 江湖,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所以马东的精神世界一直很迷。

当年《十三邀》的访谈在话语场掀起轩然*,甚至引得梁欢出场diss马东是“犬儒主义”。虽然马东并没有正式回应,但在此次《乐队我做东》与重塑Mandarin约饭那一期,当有人提出“犬儒”一词时,马东露出极为不爽的表情,显然他对这个词是非常反感的。

在我看来,马东比张亚东更为“看开”,或者“狡猾”的一点是,他虽然有自己的立场,但从不轻易给价值判断。如果说张亚东的观点还停留在进步主义、发展主义的语境的话,马东在《十三邀》中,已经用自己的解释体系化解了这种困惑。

但他又不愿意接受“犬儒主义”的评价,所以更多的时候,他体现出的是一种小心翼翼,那种精心拿捏的平衡感和“不要捞过界”的舒适安全感,不论是在《乐夏》还是《奇葩说》中,已经成为了他下意识的习惯。

这种态度当然非常适合综艺节目的发挥,因此马东的“水”一直端的很好,在整个中国 娱乐 文化届中,恐怕都是前三的水平。

然而这次乐夏上险些翻车的经历,恐怕让马东警醒了好多。很多人说他在《乐队我做东》五条人那一期摆“臭脸”。而我认为那不是臭脸,是一种紧张之下绷着的状态。

马东显然意识到,此次乐夏五条人的出圈,以及围绕他们不断淘汰和复活所产生的舆论波澜,已经完全超出了节目组能控制的范畴,他的职业敏感性令他的神经高度绷紧。顺便说一句,我也不认为作为艺术世家的马东会不知道“达达主义”,只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五条人让他不敢随意接梗而已。

对于马东而言,他成长的时代,整个 社会 的文化氛围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对于进步主义、发展主义的语境他是熟悉的。即便如《十三邀》所说,对于大的文化心理格局,“没有大的变化”这个认知从年少时就印在他的脑海里。但对于技术、物质文明所带来的变革和推动力量,他从来是不拒绝的。

因此,无论从乐夏还是奇葩说上,马东从来都显得很“接地气”,跟年轻人之间的交流也没有任何“代差”或“障碍”存在。

马东显然已经意识到,当下的年轻人已经厌弃了“人要努力,要不断追求进步”的发展主义语调。他提供的文化产品,始终在“多元的文化和价值选择”这一点上打转。因为他知道,无论每一代的年轻人的口味多么千奇百怪,对于“市场自由”这一点是不会拒绝的。

然而,也许马东也没有料到的是,当下年轻人对于进步主义、发展主义的反感和摒弃到了如此的程度,以至于张亚东和几支乐队,甚至“乐夏”这个品牌遭到了如此的舆论反噬。当经济指标的增长带来的却是阶层差距越来越大,当文化和审美品位的提升却不能带来生活品质的提高,却映射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错位感时,年轻人的抑郁和怒火,一部分引向了丧文化,一部分则形成了更大的网络声浪,将节目和节目中的表演者、评论者一起吞没。

当然,五条人是否真的是“平民视角”,他们的音乐属性到底为何也是值得商榷的。有人认为五条人才是真正的高级感,而Mandarin等则是用技术层面的繁复来掩盖其他层面的不足。不管怎样,张亚东和马东的尴尬正如马东在《十三邀》所说:“我们每个时代都追求精致,但我们从来没有过。”而年轻人的回应则更令人目瞪口呆:“那东西我们早就不屑啦

哈哈哈”

4

一样又醉了 一样又掉眼泪

一样的屈辱 一样的感觉

怪罪给时间 它给了起点

怪罪给时间 它给了终点

有一句话叫“时也命也”,很多时候也许只是运气不好,Mandarin运气不好被五条人找上PK,连带张亚东、马东也受其牵连。换句话说,去年的鹿先森又惹了谁呢?

我特别不愿意陷入一种二元对立的理念PK,比如本土化VS国际化,平民VS精英。这次乐夏,与五条人和张亚东相关的这一系列舆论风波,似乎很容易卷入这样的争端。

但是这真的是准确的吗?翻翻综艺节目,不仅是乐队,嘻哈、街舞等,你会发现到处在讲“中国风”。

这固然是中国的世界地位不断提高的表现,但是同时,并不意味着过去时代的选择就一定是错的。在张亚东、马东那个时代,“国际化”、“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是他们拒绝不了的语境。而今的年轻人都知道“做自己”,但他们也并不拒绝进步、发展,只是不喜欢进步主义、发展主义背后的那个商业、资本裹挟的环境而已。

而我觉得,其实大多数的问题、事情都可以用时间来解释、解决。张亚东在《十三邀》中说,他向往巴赫那个时代,那是艺术的青春期。然而如果巴赫能穿越的话,他会不会向往我们这个时代呢?

对当下来说,可能在很多方面,我们跟“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差距,比如音乐方面。但这并不触及地域、民族、文化差异,往往只是时间而已。别人在钻研这些的时候,我们还在干别的,因此追赶需要时间。

同时,也有一些事情是时间不能解决的,尤其在艺术领域,审美爱好就是一个无法完全统一的东西。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来获得多元的文化体验和审美趣味,在这一点上,其实大家的“壁”并没有那么厚。

但问题是,现实生活的压力使得当下的人们更需要“直给”,不喜欢绕弯子,因此多元价值追求在今天更容易被强行“揿入”一个现实性的框架中去。

这是好还是不好呢?也许也是辨证的,一方面这提升了流行音乐的商品属性和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也让音乐的格局变得单一化。

而解决的方法还是要靠时间,如果我们的听众都能如同《德国乐迷看乐夏》中的两位外国朋友一样,能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道路,闲时还可以搞搞自己的乐队,还能一边看综艺节目一边评论,时间不那么紧绷,那么自然会有更多元的艺术追求和选择。

李诞是一名不错的脱口秀演员,大家对他的评价如何? -...


十三邀4综艺节目怎么样 为什么喜欢李诞?

一直很喜欢李诞的段子,所以从之前的《吐槽大会》开始,一直到现在的《脱口秀大会》,我都步步紧跟哪。但是现在呢, 李诞可不再是之前那个锐气、痞气十足的李诞了 。因为连着三期了,他的段子一直都很水。

前就追80后脱口秀,也是在那个节目看到了熊孩子池子,小眼睛李诞的表演 。不得不说,很多事情你要想做到很高的层次是需要天赋的,李诞和池子的脱口秀表演与创作天赋,让他俩不吃这碗饭都不行。一个职业脱口秀演员很需要丰富的生活经历与善于发现生活细节的能力,往往一个脱口秀演员的段子都是来自生活中的一些事,结合了一些抽象,再带有个人观点表现出来,所以你说的这些事越是细节,越是能引起观众们的共鸣,从而收获好的观众反应。

在这一点上, 李诞和池子的表演也是常常带有对社会热点事件的个人观点以及生活细节的荒谬化抽象,在调侃之中,说点自己的想法 。再说说表演节奏,他俩对于脱口秀表演的节奏把控能力十分突出,说脱口秀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节奏,一个包袱什么时候抖出来是很讲究的,包括你要留出给观众消化的时间,这样才能让观众get到你说的点,明白你的意思。

每次看李诞和池子的表演,都有一个感觉就是张弛有度,该放出去的放得出去,该收回来的能收的回来,这与大量的练习与长期的舞台经验是密切相关的。感觉私下里的尤其是多年前的李诞还是小丧的,这个爱饮酒的大诗人对很多问题还是很有观点,很有见解。作为笑果文化的联合创始人,从《吐槽大会》到《脱口秀大会》再到《吐槽大会》第二季,李诞也是知名度越来越高,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最后也是希望这两个各有风格的脱口秀天才能为观众带来更多的好段子。

为什么喜欢李诞?


十三邀4综艺节目怎么样 为什么喜欢李诞?

现如今许多人都入了李诞的坑,虽然他本人的颜值比不上平均线,但其有趣的灵魂吸引了许多人。

从他自身来说,他的确在脱口秀,逗乐别人方面有天赋。他热衷看吴宗宪的节目,看周星驰的电影,刻意或不刻意的模仿,要知道你总和某一样东西待在一起,总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天赋这东西也需要有兴趣地去培养。他之前看过的搞笑的视频或多或少会给他后期的创作提供灵感。

他是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修养的人。要知道,如今网红这一产业横空出世,许多网红一夜爆红却又很快退出大众的视野,是因为大多数网红们文化修养不高,只顾着眼前的利益,不会长远打算。而蛋蛋就不同了,百度给他贴的标签是:好饮酒,擅写诗,冷中带萌。

这和大诗人李白有一点点相似之处,蛋蛋也喜欢喝酒,喜欢醉,他说,他自己喝酒从来不是品酒,而是为了把自己麻醉。他也写书,写小说,我们发现写小说的李诞和写段子的李蛋仿佛是两个人,写段子的李蛋吐槽得当,引入捧腹大笑,写小说的李诞又满带伤感的气息,更加掏心掏肺。

这和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一样的,表面看起来十分开心如意,但还是有许多细腻的感情有待抒发。我不是说写段子的蛋蛋不是真实的蛋蛋,因为从自身角度来讲,我们也会喜欢记录开心,把开心带给别人,但其实我们内心波澜起伏,这些敏感的小心思也需记录下来。

有文化的确很重要,有文化才可以向大众传递一种正能量,一种价值观,才能够长久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胸无点墨的人,只能说一些毫无营养的话,只能短期有效,长久下来人们会发觉你是一个垃圾。所以知识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

蛋蛋多才多艺。蛋蛋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人,他是微博大V,兼具主持人,喜剧工作者,脱口秀演员,编剧,诗人等身份。全能型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急切需要的。多才多艺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是觉得你每接触他一次,他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你总能发现惊喜,你总能从他身上找到不一样的东西,这会给人一种新鲜感,还是长久的新鲜感。

蛋蛋叛逆而又真实,他被叫毒舌,被说不正经,被称神曲届又一个扛把子。他的确叛逆,敢于说出大多数人心里想说又不敢说的话,给人“大快人心”的感觉,他把那些明星的黑料,那些故意隐藏的事情大胆的暴露在公众面前,收获到不一样的效果。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然要红。

他的确真实,把自己赤身裸体呈现在公众面前,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你喜欢不喜欢无所谓,因为你不喜欢我,总有人会喜欢我。在《向往的生活》中,李诞给人的印象就是丧,很慵懒,什么都不想做,但这没有影响他的红,有时候有些事情很奇怪,可能是这份真实打动了观众。

李诞对幽默的理解很到位。李诞对有趣的理解是:比较独立思考的,有一些创造力的,对人和善友爱的,追求自由,向往自由,能给身边人带来一些正能量的。他这么认为也这么去做,他深知当下要务是把观众逗乐,其次才是朝着更高方向发展,朝着他的偶像脱口秀届的名人进攻。

幽默的本质是温和的冒犯,李诞可以把握好开玩笑的分寸和质量,的确是这样,也许是自嘲,自己冒犯自己,把自己的伤心事拿出来搞笑一下,或者拿别人的糗事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人呢,也不会那么小气,温和的冒犯还是可以接受滴,给生活找点乐子。

李诞有创新能力,他敢于把美式脱口秀这个在国内不普及的新鲜事物带上舞台,他敢于想象,敢于思考,所以才有了《吐槽大会》这一标新立异的节目,我想一定有许多人都喜欢看,因为人总想要了解别人的生活,尤其是那些距离自己很远的。创新绝对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品质。

李诞对自己的要求高,别看他有些丧,但在节目录制中十分认真,不喊卡,不停机,要把最直观的幽默带给观众,这使得他的节目质量很高,至于内容,有快乐,有思考,源于生活,止于生活。

李诞也敢于挖掘新人,例如,池子,他并不怕池子抢走他的风头,足以说明他有一颗伯乐的心,有内涵,李诞比池子要内向一些,他是绍兴女儿红,给人味蕾的回味,而池子给人直接的冲击,池子的加入让李诞又火了一把。不得不说,李诞有眼光。

从时代背景来看,李诞的“出道日期”选的非常好,正处于中国脱口秀的爆发期,所以当然发展相当快。

从李诞的粉丝来看,多数青年人,因为青年人还没有被这个社会把棱角都磨去,他们也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更需要李诞这样一个人去大声的在公众面前说出那些吐槽的话,挑衅的话。年轻人喜欢冒险,喜欢*,而李诞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这代表了年轻人的一种新活法。

而李诞粉丝中多数女粉丝,虽然蛋蛋不好看,但他的女朋友好看,可能有一些从众心理吧,李诞的女朋友一不小心成了热搜,许多粉丝看过去又被他的女朋友圈了粉,真是美丽的外表与有趣的灵魂的完美结合,还有人说是大雄和静香的成人版,粉丝们还能说什么呢,祝福和继续喜欢呗。

从李诞上过的节目中,接受的采访中。我们知道,他对这个世界看得很透,不会刻意的去怎么样,改变不了世界就去适应世界,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最后,开心点朋友们,人间不值得!

如何评价李诞在《向往的生活》第二季中的表现? - 百...


十三邀4综艺节目怎么样 为什么喜欢李诞?

还行吧,感觉比第一季表现的积极了。

李诞大概是第一个因为懒还让人觉得可爱的嘉宾了,他在第一季节目中与大华碰撞出了很多火花,不少网友说他是第一个能够接住大华的梗的人。连何老师都在微博上为李诞说话。很多人认识和喜欢李诞都是因为吐槽大会,节目上的李诞长得并不帅,却让人很开心,也很有才华,很个性。

节目上,不少人觉得,虽然李诞又丧又懒,但他真的很让人快乐,甚至有不少人为了看李诞二刷向往的生活,还是笑得哈哈哈,表示今日份的快乐还是李诞给的。

《向往的生活》中“懒”是李诞的综艺人设,但要完成好这个人设,李诞这个人本身肯定是带一点懒的成分的,要不然也不会完成的这么好。当然了,这个懒其实只是李诞的一面,有句广告词说的好,男人有七面,这个常以诗人自称的脱口秀演员其实也有很多面,只是在综艺节目里他不需要展示这么多面罢了。

李诞在录制完节目以后都预感到自己要挨骂,还在微博上自嘲了一顿,说预感要挨骂,希望粉丝们抢先骂,不要被路过的占了便宜。粉丝的回应更是好笑,说是希望大家都骂李诞,不要上升到粉丝。

李诞在生活他是个很敏感的人,也只有这样敏感的人才能写出诗来,希望他能继续保持他的风格,继续加油,大家怎么看呢?

以上就是优秀啦整理的十三邀4综艺节目怎么样 为什么喜欢李诞?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优秀啦。

与“十三邀4综艺节目怎么样 为什么喜欢李诞?”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