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教育 >正文

中国大学名器排行榜 中国古代兵器的古代名器

更新:2023年12月18日 16:42 优秀啦

今天优秀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大学名器排行榜 中国古代兵器的古代名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大学名器排行榜 中国古代兵器的古代名器

中国历史上共有几个文正公


中国大学名器排行榜 中国古代兵器的古代名器

一共27个,宋朝: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元朝: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贾居贞;明朝: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清朝: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1、王曾

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名相、诗人。

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

宋仁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计智逐丁谓,朝廷倚以为重。后罢知青州。

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国公。因与吕夷简不和,一同被罢免,王曾出判郓州。

宝元元年(1038年),王曾在郓州去世,年六十一。获赠侍中,谥号“文正”。有《王文正公笔录》。

2、蔡卞

蔡卞(1048-1117),字元度,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紫金山(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赤岭自然村)人。北宋大臣,奸臣蔡京的弟弟、改革家王安石的女婿。

北宋熙宁三年(1070),蔡卞与胞兄蔡京同科举登进士第。绍圣四年(1097),蔡卞擢尚书左丞,官至枢密院事。徽宗时,加观文殿学士、检校少保。

北宋政和七年病逝,享年七十岁。谥“文正”。南宋建立后,逝世的蔡卞受到胞兄蔡京的牵连,宋高宗赵构采纳谏议大夫任伯雨谏章,追贬蔡卞为单州团练副使。

3、吴澄

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宋末中试乡贡。宋亡后隐居家乡,潜心著述,学者称其为“草庐先生”。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被征召任国子监丞,至定元年(1321年)任翰林学士;

泰定元年(1324年)为经筵讲官,敕修《英宗实录》。其核定《老子》《庄子》《大玄经》《乐律》《八阵图》等,对《易》《春秋》《礼记》及郭璞《葬书》均有纂言。

元统元年(1333年)因病逝世,享年85岁,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

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4、廉希宪

廉希宪(1231年6月26日-1280年12月12日),一名忻都,字善甫,号野云。畏兀儿族。祖籍西域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大蒙古国至元朝初年著名政治家,燕南诸路廉访使布鲁海牙之子。

廉希宪自幼魁伟,举止不凡。成年后,爱好经史。十九岁时,入侍忽必烈于藩邸,被称为“廉孟子”。元宪宗四年(1254年),任京兆宣抚使,首请用许衡提举学校,教育人材。

从攻南宋鄂州,请尽释军中所俘士人。宪宗死,劝忽必烈北归即位。任京兆、四川宣抚使,平定刘太平等叛乱。旋以中书右丞行秦蜀省事,力拒阿里不哥将浑都海进攻。

任中书平章政事时,他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至元七年(1270年),罢相。至元十一年(1274年),起为北京行省平章政事。次年,元军取南宋江陵,忽必烈令廉希宪行省荆南。

他至镇后,禁剽掠,录用故宋官吏,发仓粟赈饥,兴学校、选教官。后因病召还。至元十六年(1279年),复受命领中书事。伯颜曾赞其为“男子中真男子,宰相中真宰相”。

至元十七年(1280年),廉希宪病逝,年五十。累赠推忠佐理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恒阳王,谥号“文正”。

5、孙家鼐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

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卒后谥曰“文正”。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文正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王曾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蔡卞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吴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廉希宪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孙家鼐

古代兵器排行榜,原来排第一的是它


中国大学名器排行榜 中国古代兵器的古代名器

古代兵器排行榜,原来排第一的是它

NO.1 刀

兵之王者,为刀也,一把以劈砍为主的杀人之武器,自古以来不论是绿林豪杰或者衙差都标配的武器之一,到其实也分许多种,如腰刀,长刀,短刀,朴刀等等,还有骑兵将军所爱的骑在马上使的大型刀。而且日本鬼子所使用的武士刀也是由大中华的刀演化来的。

NO.2 剑

剑乃武器中的君子,两头开刃为剑。中国的剑存在历史长河中,可以说能够追随倒商朝年代,特别是像秦朝时期的剑,长达普遍较长,去到1.5米,所为的就是在战车上开展更大更长距离的输出,提供较大的伤害。

后来因为刀的杀伤力较大,更适合再战场上厮杀,在军队里逐步替代了剑,使剑只变成首领或者将军的武器。后来逐渐成为一些武林人士或者武林门派比较常用的武器之一,亦或者说象征着有身份地位的武器代表之一。

NO.3 矛

矛可以说是最为古来的武器之一,可以追溯到人类吃生肉那时的年代。也有人说矛=枪,也是较长类型的武器,但如果把矛和枪彻底归于一体的话,恐怕是不对的。因为矛最长可以去到4米的,打制的时候理念本来是用于车战的。矛也分很多种,有短矛,标枪(投矛),蛇矛,刺矛等。

NO.4 枪

说起枪,乃是四大名器之一,百兵之将。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枪是众多长武器当中所受到欢迎度最高,抛开枪头,可当长棍使用,装上枪头无疑锋芒更胜,杀伤力更高,以拦、拿、扎为主,是矛的升级版。而使枪比较出名的枪法无疑是岳飞的岳家枪法,和杨家的杨家枪法了。

NO.5 戟

戟是实际上戟是戈和矛的综合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攻击手法,它的杀伤力是很强的。中国的戟首要分3种,一种是最老的戈戟,这种品种最多,配备最广,也是最早筛选的;二是南北朝呈现的门戟;还有即是武将最喜欢的方天画戟了,因为体量承重不是所有人都能使得起,所以只能排在第六了。

NO.6斧

斧,又称斧头,是一种重型武器或者伐木的工具。斧是一种以砍削的武器,斧分为两个部分:斧头和斧柄。斧头为坚硬的金属如钢铁所制,斧柄的话古时代一般为木质(也有金属的)。刀口形状一般为弧形(有时也为直线形)。

斧钺在上古代时期不仅是用于作战的兵器,也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之物。斧舞动起来,姿势优美,风格粗犷,豪放,实属重武器中重点推选。

NO.7棍

棍也被称作“棒”,素有“百兵之长”之称。棍的历史悠久,是原始社会主要武器之一,也是最早用于战争中的武器之一。长度约3米左右,一般为圆形,粗细以单手能够把握为准。它的攻击范围大于刀、枪,剑,自古有“棍扫一大片”的说法。但是棍主以整体原因,杀伤力较小。

NO.8鞭

鞭起源较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鞭有软硬之分,软鞭一般为皮革编制而成,硬鞭多为金属*而成,常人所称之鞭,多指硬鞭。常用的鞭法有劈、扫、扎、抽、划、架、拉、截、摔、刺、撩等,是古时代比较多女性常用的武器之一。

NO.9弓箭

古代的一种远程兵器。弓由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组成;箭包括箭头、箭杆和箭羽。箭头多为铜或铁制,杆为竹或木质,是军队与猎人使用最为重要的武器之一,有万里追杀,百步之外取敌军首领于无形之能。最为出名的弓为震天弓,霸王弓以及传说中的龙舌弓,还有后羿射日的神弓。

中国古代兵器的古代名器


中国大学名器排行榜 中国古代兵器的古代名器

1、吴越的名剑

春秋时期,互为世仇的吴越两国却同以铸剑精良闻名于当世,我们由现存的实物可以充分证明此点,其技术之精湛、工艺之华美,可称举世无匹,尤其是剑身的表面处理,不但具有神秘华丽的花纹,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寒光四射、锋锐如新,这种处理技术至今仍然是个谜。

此时,钢铁制的兵器也登上了舞台,或许对于青铜兵器的锻冶技术已累积了足够的知识,又或许摺叠钢的技术本来就承袭自打造青铜兵器的经验,无论如何,这个时期的钢铁兵器,其水准的确领先了全世界一大截。

著名的铸剑大师如: 欧冶子 、干将等人,炼就一批千古名剑:干将、莫邪、 湛卢 、巨阙、纯钩、 龙渊 、太阿、工布、鱼肠等,即使实物不存,它们的赫赫威名仍令我们心驰神往。

‘吴越春秋’中记载薛烛评纯钩剑:“光乎如屈阳之华,沉沉如如芙蓉始生于湖,其文如列星之行,其光如水之溢塘,”此外,太阿剑“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工布剑“文若流水不绝”,以及:龟文、缦理、列星、溢水、冰释、高山、深渊、水波、珠衽、流泉等等形容。

2、秦朝的长剑

战国后期的 秦国 已经是青铜剑、铁剑并用,同时剑的型制也有变化,长度曾加到一百公分左右,剑身狭长,表面经过仔细地研磨,并有一层铬盐氧化物,显现着乌黑的光泽,能防蚀防锈,陕西秦墓出土的诸多长剑几乎有如新制,而其他兵器如:铍、矛、殳、镞等也都是应用此法。

这种长度的青铜剑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由于青铜硬而脆的性质,过长的剑极易折断,因此剑的长度历来是受到限制的,秦代的长剑硬度一如经过处理的中碳钢,却能具有这种长度,出土之后颇令人不敢置信。

经过学者的研究,发现其剑身有规律地作多段的收束,剑身宽度逐段变窄,而厚度则作比例性的加大,使其物理性能达到非常完美的地步,据说 兵马俑 出土时有过大量碎片压住青铜长剑的实例。

移开碎片后,长剑立即反弹恢复原状,可见这种青铜剑韧性之优良;此时可说是青铜兵器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高峰。

3、环首铁刀

这种在西汉时期发展的新兵直身而单刃,剑首成扁圆的环形,一般称之为“环首铁刀”,没有明显的剑格,柄以木片夹束,再紧缚粗绳,因长于砍劈而迅速地取代长剑,也由于需求量大增, 汉武帝 时在全国各地设立铁官,专管铁器生产,而冶炼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

东汉时使用百链钢和局部淬火的技术,使之更加强韧锋利,随着汉朝对四方的经略,东及日本、西达 西域 ,可说威名远播,这种形制也一直延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日本对环首铁刀全盘接收,并着手仿制,对后来日本刀的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至今仍保有不少实物可兹证明。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双附耳式的佩系法,改变了配刀的方式,这种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另外,此时也发展出新的刀型,刀身略弯, 刀尖 前锐后斜,更适于劈砍,其形制与后世的刀型已十分接近。

4、西域民族的刀

这个时期是一个十分开放的时代,各民族交流频繁, 中亚 的“大马士革钢”(又称为“乌兹钢”)经由丝路在此时传入,这种乌兹钢并非一般的摺叠钢,呈现着特殊的细碎花纹,*方法至今成谜,自古以来,得之者视若至宝,它的锋利、强韧、耐蚀直可傲视古今。

唐代与西域的关系极其密切,取得这种宝刀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知是否取得这种技术?当时波斯、 大食 人来华者颇众,其中可有能匠?又或者彼国视为密技、不许外传,然而中唐时与大食的征战,也有可能俘获亦未可知?凡此种种,有待未来专家学者的研究。

5、龙泉剑

虽然剑在战场上已无用武之地,但正式场合仍以佩剑为主,民间亦多习练剑术者,即使文弱书生,也总喜欢在书房挂上一把长剑,以示文武双全, 道教 更以之为法器,配合穿凿附会的传说,使得剑的本色一时竟模糊起来,充斥着许多不具实用性能的剑器,至今仍数常见,以浙江龙泉出产最多。

龙泉于明清两代均以制刀剑闻名,因用料精良、*严谨而享有声誉,最盛时,仅此一地,刀剑号竟达数十家之多,尔后以需求日盛,力求大量生产,而识货者日少,所作徒具剑形,沦为壁上装饰,技艺遂日渐中落,就我们常见的龙泉七星宝剑,少有佳作,即是此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兵器

以上就是优秀啦整理的中国大学名器排行榜 中国古代兵器的古代名器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优秀啦。

与“中国大学名器排行榜 中国古代兵器的古代名器”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临沂有什么中专学校

临沂有什么中专学校

时间:2025年07月08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