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生活 >旅游 >正文

北京哪些教堂拍过影视作品?

更新:2023年12月15日 19:14 优秀啦

优秀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北京哪些教堂拍过影视作品?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哪些教堂拍过影视作品?

崇文门的简介


北京哪些教堂拍过影视作品?

元大都城是用土夯成的(上古叫做“版筑”),下宽上窄,巍然屹立。开始建筑于1267年(元至元四年),完成于1276年(至元十三年),整整十个年头。因为是用土夯成的,于是产生了如何防止雨水冲刷城土的问题,后来用千户(官名)王庆瑞建议,“以苇排编,自下彻上”。就是用苇帘子自下往上覆盖,像人穿蓑衣一样,简称苇城或蓑城,并在文明门外设立了阴场。《析津志》载:每年都要“收苇以蓑城”,达“百万”(担)之多。今天崇文区内的草厂头条到十条,南、北、中芦草园(原名芦苇园)等地名,都与元朝的收苇场有关。后来由于元朝发生皇位之争,守城一方恐怕对方用火攻城,乃撤去苇帘。
开十一个门
元大都为什么开十一个门,南三北二,东西各三,正史上无记载。元末明初写成的《农田余话》(著者不详)说,“燕城系刘太保定制,凡十一门,作哪吒城三头六臂两足”的形状。稍后的张昱也写道:“大都周遭十一门,草苫土筑哪吒城。”似此,十一门是采用传说中哪吒形象的象征了。进城三门是“三头”,北城二门是“双足”,东西各三门是“六臂”。“幢幢十一门,车马如云烟”(清乃贤著《金台集》),可见大都是非常热闹的。至于把大都设计为十一个城门的“刘太保”就是刘秉忠。他当过和尚,法号子聪,做官后改名刘秉忠。元朝最高统治者是信佛教的。刘由一个叫海云的和尚介绍,见到了还未继承皇位的忽必烈。刘跟着忽必烈打云南,伐南宋,很受忽必烈重视。忽必烈夺得皇位后,封刘为太保,参与国家大事。刘秉忠虽是佛教徒,但精心研究道家的学说,对于《易经》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宋代邵雍《经世书》中的“先天象数”都津津乐道。建筑大都城时,尤其在规划设计方面,他是主要负责人之一。所以,他为迎合元朝最高统治者“国运绵长”的狂妄、迷信心理,为发挥自己的理论,施展自己的抱负,从城门数目的设计上,来宣扬毫无根据的“神道设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刘死后葬在卢沟桥。
文明门
元朝的文明门,在当时又叫哈达门。《日下旧闻考》引《晰津志》说:“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之。”哈达大王为何许人,已不可考。“哈达”又讹传谐音为“哈大”、“哈德”,直到解放前还有哈德门牌香烟。在元朝,哈达门这种称呼,已超过了文明门。一些知识分子在写作时,认为“哈达”、“哈大”不够文雅,一方面利用它的谐音,一方面利用文明门在南城东端的地理位置,写成“海岱门”。明朝人蒋一葵写的《长安客话》说:“泰山、渤海俱都城东尽境,元时以‘海岱’名门取此。”海,即渤海、东海;岱,即岱宗,岱宗即泰山。唐大诗人杜甫《望岳》就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这两个地方都在东方,解释的较有道理。到了清乾隆时,杨从清著的《北京形势大略》又说:(崇文门)“又曰海岱,言山陬海皆梯航纳贡,税课司在焉。”这只是从明朝人史玄《旧京遗事》上“京师九门,皆有课税,而统于崇文一司”一语而来。由于崇文门有个总课税司,就把“海岱”解释为“山陬海耀”,这是极为牵强的。但不管对“海岱”二字的解释如何,明清的文人雅士,甚至最高统治者都往往不用“文明”、“崇文”、而用“海岱”。如明人卓明卿《登崇文楼》诗:“城头初夜净氛埃,海岱分明望眼开,紫气半空时入座,秋声万里此登台。”登上海岱门,秋高气爽,紫气东来,眼开万里,何等雄壮!清人著的《白华堂诗录》:“海岱瞻门高,风尘苦身贱。”以自己的“身贱”衬托、歌颂海伤门的高耸。因而从元到清不断有达官名士,居住在崇文门一带。如《宸垣识略》载:元朝御史王俨在文明门外东南里许,筑有别墅,“园地构筑,甲诸邸第”,更有一座“水木清华亭”,尤为出众。当时人许有壬记云:登上此亭“北瞻闉(城门),五云杳霭;西望舳舻(指通惠河上船只),泛泛于烟波浩渺、云树参差之间”。可见当时文明门附近的盛况。死后被赐谥为“文正”的雍正进士、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的刘统勋(按清朝的谥法,“文正”最难、最少),雍正赐他御制诗是“海岱高门第”,意思说刘是住在海岱门的一户高贵人家。《水曹清暇录》又记有名书法家张照(字得天)也住在崇文门外,“展宇宏深,有楠木厅”,极为讲究。不过,清朝时代的崇文门,已不是元大都的南城城址和明朝初期的都城最南端,而是变成较为热闹的内城了。
经过是这样的:明燕王朱棣原来封在北京,在夺取了他的侄儿建文帝的皇位以后,年号永乐,决定把首都由南京迁到北京。于是从1406年(永乐四年)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北京城。1420年(永乐十八年)建成。改建后的北京城,第一,把元大都的南城城址,向南移了0.8公里。原来大都南城城址,约在今天天安门广场北段,南移后成为而今的样子。同时把北城拆去,东西城也拆了一部分,另建了北城。安定门外和蓟门桥附近,还有元大都土城的遗迹。第二,把土城改为砖城。元大都的土城虽然披上“蓑衣”,但苇帘子终不能抵挡雨水,所以在元朝一代,部分“城崩”的事经常发生,只在忽必烈时代的至元二十年到三十年之内,就“城崩”八次。每次修理,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所费不货。明朝改建的砖城也略呈梯形,下宽上窄,每行砖与每行砖之间,往上稍有凹进,以利雨水下流。第三,把元大都的十一门改为九门,南城三个门照旧,只把城门的名称改了,如文明门改为崇文门,直到今天。 清朝入关以后,在城建上沿袭明制。它为了调剂在京满人官吏的收入,“京师九门,皆有课税,而统于崇文一司”(见明史玄《旧京遗事》)。起初在《户部税则》中规定,行李不在纳税之列,“然而外吏人都,往往有应纳税之物,如续绸缎布等”。于是“征私钱以为免税之资”,甚至“虽无货亦征之矣”。关吏“又四出巡逻,得之指为漏税,加倍罚之”(以上均见《天咫偶闻》)。清朝陈康棋《郎潜纪闻》载:“吴江陆中丞以山东布政使陛见,关吏(指崇文门税局)所索过奢,公实不能与,乃置衣被于外,携一仆前行,曰:‘我有身耳,何税为!’既入,从故人借衾褥,事竣还之而去。”课税时,手续繁多,盘问备至,延误时日。一般小商贩,也须排队等候。天长日久,小商贩想出一个办法;根据自己货物多少,把税款插在帽沿上,走到关口,关吏取下银钱,立即放行。清人查嗣瑮曾有一首诗说:“九门征课一门专,马迹车尘互接连。内使自取花担税,朝朝插鬓掠双钱。”这钱即归关吏私有。崇文门税局收入甚多,为了防止其他官吏忌妒,以“献鲜”为名,每年三月。向皇帝及大臣送黄花鱼,十月送冬笋和银鱼,成为变相的分赃。当时又规定城内不许开“烧锅”,凡外来酒类皆由官方指定的酒商*,在崇文门指定了十八家,由它们统一收售,统一纳税,俗称“十八家酒店”。酒税是很重的,一般酿酒小作坊,为了维持生计,往往在夜间胸前挂着装满酒的猪尿脖,偷偷爬过城墙,以避交高税。这就是“背私酒”的。背私酒是非常辛苦和危险的。他们用脊背贴着城墙,用双脚和双手紧紧蹬着和扒着每行城砖微凸出的地方,一点一点往上“爬”,到了城上再用绳子把身体系下去。封建统治者的严重剥削,逼得人民九死一生地去谋取生路。所以当时称崇文税局是“鬼门关”。
明末以来,崇文门外是比较热闹的,大小商贩,车水马龙。护城河水清滢,河上架有桥梁,河中游有画舫,两岸种着树木花草。绿柳迎风,红花邀月,秀丽非常。明人董喧有《夏日出文明门》诗:“文明城外柳荫荫,百啭黄鹏送好音。行过御沟(护城河)回望处,凤凰楼阁五云深。”过桥不远为花儿市,“每月逢四日有市,日用及农器为多。其北四条胡同,则皆闺阁装饰所需,翠羽明珰,假花义髻之属,累累肆间”(见《天咫偶闻》)。沿护城河往东,为太平宫,俗称蟠桃宫,每年三月,“都人治酌呼从,联镳飞鞚,游览于此”,“人眠芳草地”,“箭洒(投壶游戏)绿杨坡”(见清初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清末人震钩也说“太平宫庙市最盛”,“地近河埂,了无市聒,春波泻绿,软土铺红,百戏竞陈,大堤入曲,衣香人影,摇扬春风,凡三里许”。冬天,护城河上又是一番风景:“寒冬冰冻,以木作床,下镶钢条,一人在前引绳,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飞,名曰拖床。积雪残云,景更如画。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都人于各护城河下,群聚滑擦,往还亦以拖床代步。更将拖床连接一处,治酌陈看于上,欢饮高歌,两三人牵引,便捷如飞。较之坐骥乘车,远胜多矣”(见《帝京岁时纪胜》)。后来护城河水日渐淤塞,清*及民国军阀又不加倍浚,往日胜景,一去不返。崇文门到蟠桃宫的交通,则改为骑驴;驴识道,不乱走,不用人牵,到目的地自有驴将行人接去,绝无差误。这种情况,一直到解放前夕。
崇文门城墙被拆
今天,崇文门城墙已经拆除,护城河水改为暗沟流通。沿着城墙墙址,地面上铺成宽阔清洁的柏油马路,车马行人,昼夜不息;马路两旁,高楼耸立,绣帘翠幕中住着万户人家。地下筑有环城铁路,四通八达,电掣风驰,每天吞吐着几十万人次。这里与七百年前的元大都时相比,那是天壤之别了。
崇文门附近楼群
崇西小区 仁发大厦 新怡家园 新世界 汇置通大厦 太华公寓 宝鼎中心(宝鼎广场) 都市馨园 新中驿 金伦大厦(搜秀城) 内蒙古大厦 北京汇商界 新世界家园 台南大厦 正仁大厦 大康大厦 海诚商务会馆 国瑞城 人杰商务楼 华诚大厦
崇文门内大街简介
崇文门内大街位于东城区东南部。北起建国门内大街,南至崇文门西大街。因位于崇文门内,故称。崇文门内大街,明时称崇文门里大街。宣统年间称崇文门大街,无“内”字。民国沿称。1949年后改今称。
崇文门内大街路东地铁五号线工地的南面,数块破旧的深蓝色金属板将一片废墟三面围起,旁边进进出出的居民都知道,这儿以前是内蒙古驻京办事处,今后将建成一栋十几层的蒙泰大厦。
崇文门内大街和宣武门内大街,是贯穿内城东西两侧的两条城市主干道,是内城南北方向最长的大街,古代叫做东大市街和西大市街。
景点一
崇文门基督教堂位于崇文门内大街路东侧的后沟胡同,也称亚斯礼堂,是北京市内最大的一所基督教堂。教堂的建筑古色古香,院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每天用汉语,朝鲜语做弥撒。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到中国访问时就来到这里做弥撒。也是文物保护单位。
行车路线 乘地铁到崇文门站下车,或乘106、108、110、111、807路到崇文门站下车,路东
所在区县 东城区 景点位置 北京市东城崇文门内大街后沟胡同丁2号
景点二
北京邮政博物馆所在区县:东城区景点位置:北京市崇文门内大街小报房胡同7号票价(元):3元行车路线:乘39、8、3、41、116、110、108路东单下车,乘地铁在崇文门站下
景点描述:北京邮政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崇内大街西侧小报房胡同。1905-1907年这里曾是大清邮政北京总局的办公地。1914年改称第一邮务支局。1996年按“第一邮局支务”的原貌进行修复,建立起邮政博物馆。1997年2月20日北京邮政一百周年之际对外开放。
交通状况
29,103电,104电,104快,204内夜,204外夜,208夜,209夜,211夜,434,673,674,827,829,957,8路
居住情况
附近楼盘:新怡家园、国瑞城、新景家园、冠城名敦道、新域家园,牡丹园等
楼盘价格:10万至数千万不等
区内交通:公交:108路、111路 轨道交通:崇文门站(5号线、2号线)、东单站(5号线、1号线)
周边配套: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崇文分院
中小学:新怡小学(前门小学分校)、*小学、新景小学、96中、116中、50中、汇文中学、东交民巷小学
幼儿园:打磨厂幼儿园、前门幼儿园、*幼儿园、大地幼儿园、东交民巷幼儿园
商场:新世界商场一期、新世界商场二期、搜秀商城、崇文门菜市场、乐天马特、顺天府
邮局:崇文区邮政投递局、新景邮局
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建设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华夏银行
医院:普仁医院、北京医院、同仁医院、同仁堂中医医院
其他:新世界万怡酒店、新侨饭店、崇文门饭店、首都大酒店

北京哪些教堂拍过影视作品?


北京哪些教堂拍过影视作品?

现在在影视基地拍。

北京最美的十大教堂TOP10:西什库教堂(北堂)

西什库教堂也称北堂,为北京最大的天主教堂,1703年开堂,后迁至西安门内西什库。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的四个高高的尖塔,三个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圆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庄而绮丽的立面,在青松翠柏环绕之中越发显得洁白挺拔。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中式四角攒尖黄色琉璃瓦顶的亭子,亭内是乾隆亲笔写的石碑。一西一中、一高一矮,巧妙搭配,令人叫绝。此外,主入口两侧的圣者雕像也是北京各教堂中绝无仅有的。

地点路线: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地铁西四站D出口,向东步行500米)

北京最美的十大教堂TOP9:宣武门教堂(南堂)

宣武门堂又称南堂,为北京最早的天主教堂,位于前门大街。初时利玛窦在此建了一座小教堂,1650年汤若望将其扩建为北京城第一大教堂。该教堂历史上曾两次毁于火灾,并两次重修。南堂有三层院子,中式的主入口内的第一进院里以圣母山为主,东院为教堂,此外还有天文台、藏书楼等。教堂正立面朝南,为巴洛克式,室内则采用了罗马式的手法。三个雄伟而不失细腻的拱门将入口妆点得很有特点。

地点路线:宣武门路口(地铁宣武门站B2出口,向北步行50米)

北京最美的十大教堂TOP8:王府井教堂(东堂)

王府井大街上的东堂,始建于1655年,原是顺治皇帝赐给两位外国神父的宅院。二人在空地上建了一座小教堂,由于地震和战乱,曾多次被毁。1904年重建,1980年经修复后重新开堂。其建筑形式为罗马式,粗壮的壁柱,一高两低的穹隆形圆顶,奠定了它浑厚的风格。入夜灯光绚丽,显得极为神圣和浪漫。

地点路线:王府井大街路东74号(地铁灯市口站A出口,向西步行400米)

北京最美的十大教堂TOP7:西直门教堂(西堂)

西直门天主堂又名圣母圣衣堂,俗称西堂,名列北京四大天主堂之一,位于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是北京四大天主堂中历史最短规模最小的一个,也是四大天主教堂中唯一一个不是由耶稣会士建立的教堂。西直门天主堂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拥有一座三层的尖顶塔楼。

地点路线: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30号(地铁新街口站B出口,向西行50米)

北京最美的十大教堂TOP6:圣弥厄尔天主教堂

东交民巷天主堂,又名圣弥厄尔教堂,是法国教堂,位于东城区东交民巷,是一座建于1901年的两层哥特式建筑。相比南堂、北堂、东堂和西堂,东交民巷天主堂的历史很短,规模很小,但其建筑小巧精致,同时也是北京市区内少有的没有经过彻底毁坏和重建的天主教堂。东交民巷天主堂以其正门上方精美的天使造像而闻名。

地点路线:北京市东城区台基厂大街14号(地铁王府井站B或C出口,向南步行500米)

北京最美的十大教堂TOP5:崇文门基督教堂

崇文门堂始建于1870年,当时名为亚斯立堂,是北京目前最大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也是一所涉外的教堂,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曾经接待过美国前总统布什、克林顿,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乔治-凯瑞博士;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牧师也曾经多次来访。每个主日都有外国使馆的官员、国外信徒来此做礼拜,经常有国际教会间的交流活动。

地址路线:崇文门内大街后沟胡同丁2号(地铁崇文门站B出口,北行100米)

北京最美的十大教堂TOP4:基督教会海淀堂

海淀基督教会前称海淀中华基督教会,原是北京公理会所属的一个福音布道所。海淀新堂位于海淀高新区中关村西区,西临北京著名的海淀图书城,北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地址路线:海淀区彩和坊路9号(地铁中关村站D出口,向西700米)

北京最美的十大教堂TOP3:基督教会宽街堂

北京基督教会宽街教堂位于地安门东大街东板桥街10号,最初也是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开办的8个教堂中的一座。在前些年北京兴建平安大道时,从宽街迁建到现址。

地点路线:地安门东大街吉祥胡同10号(地铁南锣鼓巷站A出口,向西步行50米)

北京最美的十大教堂TOP2:北京最美的十大教堂

北京基督教会珠市口堂,位于广安大街和前门外大街两条繁华路段的接合处,始建于1904年,是1900年以后美国卫理公会开设的八座教堂的第一座。与其他教堂不同的是,珠市口堂从建堂一开始就有中国牧师主持。教堂建筑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等,造成一种向上升华、令人神往的神秘幻觉。

地址路线:西城区珠市口(地铁前门站B或C出口向南1公里,公交前门站、珠市口站)

北京最美的十大教堂TOP1:基督教会缸瓦市堂

缸瓦市教堂位于西四南大街,坐西朝东,外观和内部装饰都很简朴,为北京市内历史最久的基督教堂。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年轻时,曾就学于缸瓦市教堂举办的英文夜校,在教堂后院居住过一段时间,并在这所教堂领洗加入了基督教,还同一些爱国教徒在这里发动了教会自立、自养、自传活动。

地址路线:西城区西四南大街57号(地铁西四站D出口,向南200米)

北京教堂风格


北京哪些教堂拍过影视作品? 10、西什库教堂(北堂):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的四个高高的尖塔,三个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圆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庄而绮丽的立面,在青松翠柏环绕之中越发显得洁白挺拔。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中式四角攒尖黄色琉璃瓦顶的亭子,亭内是乾隆亲笔写的石碑。一西一中、一高一矮,巧妙搭配,令人叫绝。

9、宣武门教堂(南堂):南堂有三层院子,中式的主入口内的第一进院里以圣母山为主,东院为教堂,此外还有天文台、藏书楼等。教堂正立面朝南,为巴洛克式,室内则采用了罗马式的手法。

8、王府井教堂(东堂):其建筑形式为罗马式,粗壮的壁柱,一高两低的穹隆形圆顶,奠定了它浑厚的风格。入夜灯光绚丽,显得极为神圣和浪漫。

7、西直门教堂(西堂):西直门天主堂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拥有一座三层的尖顶塔楼。

6、圣弥厄尔天主教堂:东交民巷天主堂的历史很短,规模很小,但其建筑小巧精致,同时也是北京市区内少有的没有经过彻底毁坏和重建的天主教堂。东交民巷天主堂以其正门上方精美的天使造像而闻名。

5、崇文门基督教堂:每个主日都有外国使馆的官员、国外信徒来此做礼拜,经常有国际教会间的交流活动。

4、基督教会海淀堂:海淀新堂位于海淀高新区中关村西区,西临北京著名的海淀图书城,北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3、基督教会宽街堂:位于地安门东大街东板桥街10号,在前些年北京兴建平安大道时,从宽街迁建到现址。

2、基督教会珠市口堂:教堂建筑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等,造成一种向上升华、令人神往的神秘幻觉。

1、基督教会缸瓦市堂:缸瓦市教堂位于西四南大街,坐西朝东,外观和内部装饰都很简朴,为北京市内历史最久的基督教堂。

以上就是优秀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京哪些教堂拍过影视作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北京哪些教堂拍过影视作品?”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永川乐和乐都国庆人多吗

永川乐和乐都国庆人多吗

时间:2024年08月21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