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小众路线甘南六日攻略,领略洛克日记中的秘境卓尼,遗忘的香巴拉(卓尼大峪沟景区旅游项目大峪沟卓尼门票价格)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小众路线甘南六日攻略,领略洛克日记中的秘境卓尼,遗忘的香巴拉
一片隐藏在甘肃南部的伊甸园“秘境卓尼”,在著名探险家洛克的日记中,是这样描述的:“经年静处世外,让卓尼成为被人间遗忘的香巴拉”,初次听到卓尼的名字,我还误以为是一个美丽的藏族姑娘,等真正的走过这一趟旅程,才发现这里的美,比姑娘更让人迷醉,被醉倒的可不是我们几个凡夫俗子,更有洛克这样的传奇探险家。
甘南除了海拔,藏地的一切,甘南都有,走进神秘的甘南环线,六天自驾游攻略。
第一天:从成都出发,或者兰州出发,路程:470公里左右。
从成都或者兰州出发,都可以全程高速抵达甘南门户-陇南市,如果是从成都出发,中午的时候可以在阆中古城吃个午餐,
第二天:陇南市-扎尕那,路程:250公里左右。
在陇南睡到自然醒后,前往神仙居住的扎尕那漫游,先走一段兰海高速,然后走345国道,就能到达。扎尕那是一个有着众多殊荣的地方,“中国十大香巴拉 旅游 区”,“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人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让生命感受自由的世界50个户外天堂之一”,这里三十奇骏,云雾缭绕,从一道20米宽的大石门进入后,真的仿佛来到了一处世外桃源,难怪1922年,探险家洛克来到扎尕那考察之后,说:“我生平未曾见过,如此绚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看到了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扎尕那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石头城石匣子的意思。
扎尕那有两条线路,进景区大门,往右手走是仙女湖,左手是上山的线路,上山可以先坐摆渡车,40元每人,然后摆渡到一线天的景点,下了摆渡车,就要爬山了,然后到下一个景点要一个半小时,到了山顶,就是最后一个景点,还要一个半小时,扎尕那的海拔3000-3300米,体力不好的,可以选择骑马上去。
扎尕那离迭部县城10多公里,从景区出来,晚上住在迭部县。
第三天:迭部县-夏河,路程:254公里左右。
早上自然醒,然后前往神灵驻守的尕海湖游玩,尕海湖是甘南的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青藏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喝多珍惜鸟类都在迁徙过程中,在此处落脚。喜欢藏传寺院的,在到尕海湖的路上,可以去参观一下郎木寺。
从尕海湖出来,再穿越桑科草原,也是桑科草原湿地公园,面积达70平方公里草原,草原上有小山丘,也有开阔视野,这里的山泉水清澈见底,这里的草地绿意盎然,夏季还有鲜花遍野。还可以在当地租马骑行,前往藏家体验生活。
从桑科草原出来大概11公里,就可以到拉卜楞寺,《天下无贼》曾在这里取景,这个寺院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这里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如果一个不落地转完每一个转经筒,需要走3.5公里,大概要耗时一个半小时。在西南角有一座金色的宝塔,贡唐宝塔,游客可以登塔,在这里观看寺院全景。大夏河对岸就是晒佛台,登上晒佛塔的山顶,这里看到的拉卜楞寺更为壮观,各种色彩一下子冲入视野,与路途中其它颜色互为补充,一瞬间就会明白“九色甘南”。
从拉卜楞寺出来,前往夏河,晚上住在夏河县。
第四天:夏河-卓尼,路程:168公里左右。
从夏河县出来,今天要看整个行程中,最美的卓尼,一路沿着甘南美景,抵达藏王故里,古老的中国卓尼,一个至今不被世人惊扰的角落,每一座山和每一条溪水都保持着原始而古朴的模样,时光在这里被分成了两半,一半是与时俱进的文明,一半是仿佛被冻结在了过去某个时刻的自然生态和古老民俗。
到达卓尼县城,一条桃河穿过卓尼县城,你会发现卓尼县城正在建设中,先安排好住宿,下午在卓尼的周边古老的寺庙游玩,可以去参观禅定寺,这座寺院的 历史 比拉卜楞寺还要早400多年,禅定寺 的建筑为藏汉合壁式风格,整个建筑群鳞次栉比,且广植花木,金碧辉煌,在拉卜楞寺创建之前, 甘南的宗教、文化等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就是禅定寺 。
参观完后,还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一下杨土司革命烈士纪念馆,了解一下 历史 。晚上就住在卓尼县城。
第五天:卓尼县城-宕昌县城,路程:150公里左右。
早上自然醒,从卓尼县出发前往木耳镇的大峪沟游玩,大峪沟也就是大峪国家森林公园 ,它的总面积27625公顷,为高山峡谷型森林公园,因为面积非常庞大,所以公园按山形地貌,把整个景区分为旗布寺、阿角沟、八十里沟、安子库四大景区。
从卓尼市区前往大概需要2个小时左右,且路况一般,道路狭小,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大峪沟景区的风貌属于典型的森林公园地貌,草地山林,山中以针叶树木为主,处于山沟腹地,空气清润,蓝天白云,的确不负“东方小瑞士”之名。
下午游玩官鹅沟,官鹅沟主要由鹅嫚沟、官珠沟南北两个景区组成,在它们中间隔着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据说是可以叫板九寨沟的地方。鹅嫚沟看点主要是众多的水潭,*的玻璃天桥。官珠沟的看点主要是瀑布,峡谷,还有羌寨——鹿仁寨。
晚上就住在宕昌县
第六天:宕昌县-重庆,路程:600多公里。
返程600多公里回到重庆,最后一天比较辛苦,根据自己的时间做出一些调整,时间充裕的,还可以周边玩一下。
洛克穿越的最后一段,也是从扎尕那到卓尼,甘南卓尼拥有纯净如初的自然风光,和藏王谷的深厚文化底蕴的秘境,再晚也要去一次甘南,其实旅行最美的地方,是充满仪式感的细节。
卓尼大峪沟景区旅游项目大峪沟卓尼门票价格
1.大峪沟门票价格卓尼
甘南主要景点:夏河拉卜楞寺、冶力关森林公园、卓尼大峪沟、迭部扎嘎纳、舟曲张方圆山、碌曲则察石林、玛曲黄河一号湾等等,都是不需要预定门票的。
:
2.卓尼县城到大峪沟多少公里
1.卓尼大峪沟
2.洮河水利风景区
3.卓尼禅寺
4.阿子滩景区
5.白石崖寺
3.卓尼县大峪沟旅游地图
行驶路线:全程约129.9公里。
起点:冶力关景区
1.从起点正西出发,行驶50米后左转。
2.行驶120米,右转,进入S311
3.沿着S311行驶75.4公里。经过右侧鑫源电器约270米后右转进入S306。
4.沿着S306行驶3.2公里,然后右转。
5.行驶180米,前方左转。
6.行驶1.1公里,然后向右转。
7.行驶14.8公里,直行进入Kagji街。
8.沿嘎吉街行驶1.4公里,左转进入大禹路。
9.沿大禹路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西卡段。
10.沿西卡路段行驶9.9公里,右转进入西卡路段。
11.沿西卡路段行驶740米,右转进入九九乡道。
12.沿九九乡道行驶20.9公里至终点(道路右侧)。
终点:大峪沟生态旅游景区
4.卓尼大峪沟国家森林公园
兰州-卓尼大峪沟-途经天仙腊子口-迭部扎嘎纳-过铁尺梁直奔郎木寺游览白龙江源头-九曲黄河-花湖!以上是我的体验路线。
早上7:00到达兰州卓尼,下午2:00进入大峪沟,半日游结束(实际2小时)。
第二天卓尼-扎嘎那(岷县过腊子口沿路风景很好)上午9.00-17.00到达扎嘎那。
第三天12.00-16.00在九曲黄河出发,晚上19.00到达九曲-花湖,入住花湖公园对面的帐篷房!为了第四天早上入园,我们是第一批客人!花湖很美,中午12.00——返回兰州,晚上20到家!
全程4天,沿途路况很好。旺季会堵车,尽量避开周末和节假日!
5.卓尼大峪沟一日游
青海和甘南可以走同一条路线去公路旅行。你可以选择从西安开始安从7月底到8月初,参观天水的麦积山石窟;然后到了兰州就可以去甘南了。
经过临洮,到达甘南州第一站,——临潭冶力关景区;然后南下参观卓尼大峪沟;往南去著名的迭部扎加纳;然后转西北到夏河,游览完拉卜楞寺和桑科草原;继续向西南行驶至碌曲的泽茶石林、郎木寺;然后你可以参观玛曲县的黄河第一湾。
然后就可以进入青海省了。参观完青青黄河和贵德茶卡盐湖后,去看看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然后去门源看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的盛况。
最后回兰州,原路回家。
6.卓尼大峪沟旅游攻略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甘南卓尼有大峪沟景区、九天门景区、扎嘎那景区。谢是一个著名的景点,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景点。
比如大峪沟有很多奇怪的东西,三角石。这是一座分为三座山峰的山,叫做三姐妹峰。
7.卓尼大峪沟风景区门票多少钱
甘南位于青藏高原东端,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
泉州除舟曲、迭部两县无严寒期外,其余地区冬季长,春秋季短。
甘南藏族自治州年平均气温在1到13之间,各地差异很大。总的分布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四季气温的分布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大致相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全年的温度范围一般在20-22之间。
四月份,赣南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尤其是晚上,零下十度左右。所以,如果你想在4月份去甘南旅游,建议你去舟曲县、迭部县、临潭县、卓尼等低海拔地区。
迭部县有著名的扎加纳景区方面,临潭县有莲花山、冶力关等景区千牛
六七月,气温回升,草原绿如洗,各种鲜花盛开。这个时候是甘南草原旅游的黄金季节。
甘南地区最著名的十大旅游景点
甘南地区最著名的十大旅游景点1。夏河布拉寺2。泽茶石林3。郎木寺4。黄河第一曲美丽的大草原5。安多合作幻影八佛馆6。大屯山7。天山雪莲。台湾海峡。沙坦森公园10。腊子口。
首先介绍一下甘南的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中国31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也是西藏境外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东临秦陇,西接雪域,南接天府,北接宁夏*自治区。历史上是中原通往青海、西藏、川北的交通要道。甘南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起着内陆与藏区的过渡作用,是青藏高原伟大社会系统的窗口,是西藏现代化的跳板。
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现辖7县1市108个乡(镇)。合作市和碌曲、玛曲、夏河、卓尼四县为牧区;迭部县以林业为主,临潭县以农牧业为主,舟曲县以农业为主。泉州有藏族、汉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等24个民族,总人口65.88万人,其中藏族31.89万人,占总人口的48.20%。
甘南资源得天独厚,是一个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的聚宝盆。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投资环境,良好的社会治安,对外对内对外开放,对内对外开放,将是海内外投资者的理想选择。热情好客的甘南人民将以真诚的友谊尽力为合作提供便利和条件,以实际行动表达合作的诚意。随着甘南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在不久的将来,这片美丽的草原必将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彩。甘南十大旅游景点中,最著名的是中国小西藏,甘肃后花园
【拉卜楞】。拉卜楞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西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名刹之一的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这里。一进拉卜楞,就看到一片平坦宽阔的草原,我们称之为扎西旗。扎西旗背靠龙山,面向凤岭山。大夏河自西向东缓缓流过。南有辽阔的桑科草原,北有两层甘加草原和神奇的白白崖。这些美丽的景色为拉卜楞增添了迷人而神奇的色彩。拉卜楞寺的全称是嘎丹朱霞达尔吉扎西一树齐北郎(意为吉祥、谈修、昌盛、吉祥的右旋寺),简称张拉扎西旗,通称拉卜楞寺。
布楞是藏语张拉的变体,意思是佛教寺庙。15世纪末,宗喀巴在茫茫雪域高原上创立了格鲁教(黄教)。经过长期斗争,逐渐成为藏传佛教中最后崛起的教派,势力范围最大,影响最深远。布楞寺是甘肃、青海、四川地区格鲁派的活动中心。该寺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寺内最高的位置是贾母活佛,其下有四大彩红(金座),八大堪布和三个和尚。拉楞寺有六所学校(学院),分别学习佛学理论、逻辑学、天文学、历法、医学、书法、音韵学、舞蹈、绘画、雕塑。学院讲课一丝不苟,治学严谨,学者众多,著作丰富,是安多藏区藏传佛教最高学府之一,辖8个教区108座寺院,素有小哲邦之称。在龙山上远远望去,占地1300亩的拉卜楞寺就像甘家草原上的一座小城。
光是寺庙外的围墙周长就有3.5公里。从嘉木央一世到五世,经过280多年的不断维修和扩建,拉卜楞寺建成了6座经堂、84座大小佛堂、3座藏式建筑、30座佛殿,其余的经幡房和寺院,加上各种寺庙塔和牌坊,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庞大建筑群。拉卜楞寺的枢纽司文学院(俗称大金堂),是佛教活动的主要殿堂,也是信教群众朝拜的主要场所。正殿由前殿、前院、正殿、后殿组成,雄伟壮丽。这个大厅高30米,宽100米,深70米。40根粗壮的柱子支撑着7000多平方米的大雄宝殿,殿内可同时容纳4000名喇嘛诵经。
大洼寺是拉卜楞寺最高的建筑,位于大井堂西北角。这座寺庙有6层楼高,5个房间深。最高一层是宫殿式的方亭,铺着镀金的铜瓦,饰有镀金的青铜狮子、青铜龙、青铜宝瓶、青铜如意等。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碧辉煌,光芒四射。大门前悬挂着清嘉庆皇帝用汉藏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寿诺寺匾额。寺内有一尊大铜佛,高12米,预定由尼泊尔*。拉楞寺是安多藏区的民族宗教、科技、教育和文化活动中心,也是一座大型美术馆。寺内有29000多尊造型生动、形态各异的佛像和大量历史文物?和手工艺品。
有重达数吨的青铜佛像,重量不到2.2两的木雕佛像,用金属、象牙、玉石和水晶雕刻的佛像,以及可以触摸的泥塑佛像.最珍贵的是小金瓦寺的释迦牟尼像。据说这尊佛像是公元8世纪净明师从印度带回的,由格鲁派始祖宗喀巴供奉。几经周折,终于被拉卜楞寺珍藏。重建的公堂塔位于小金瓦寺南面。这座宝塔精致而耀眼。里面全是佛像、典籍、祭祀用具和稀世珍宝。它是亚洲佛教的第三座宝塔。布楞寺现有各类佛经6万余卷,分为全集、哲学、密宗、医学、语句、韵文、历史、宗教、传记、工艺、数学、诗歌等17大类。是中国藏传佛教寺院中最丰富的。其中最著名的有《甘珠尔经》、《丹珠尔》经》和《宗喀巴全集》、《西藏活佛》、《历代詹养》等12000余部。有些佛经是用金汁和银汁写的。
此外,值得拉卜楞寺僧人骄傲的是,寺内还保存着古代活佛的法衣、法帽等宗教用品,以及封号、金牌、书籍、印章等。清朝皇帝、北洋军阀*、**、*喇嘛、班禅喇嘛多次赐予。同时,寺内还有珍贵的格萨尔王刀和精美的金银玉器。寺庙壁画、卷轴画(唐卡)、堆绣、刺绣、酥油雕塑等。构思巧妙,造型多样,堪称藏传佛教艺术的精品,这些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籍为研究藏传佛教寺院的发展史、宗教等学科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从拉卜楞寺往南,沿大夏河而上10多公里,有一片开阔平坦的草原,就是凡凡姐姐说的著名的桑克草原。桑克草原腹地藏语叫大九潭、跑马潭。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勇敢的骑手可以放纵马骏李倩的地方。桑科草原,四面环山,是典型的高原草原,也是理想的天然牧场,夏季河水从南向北缓缓流淌,水草丰美,牛羊肥美。每到夏天,整个草原绿意盎然,百花争艳。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牧歌悠扬,风光无限,是草原旅游、避暑度假、藏族游牧生活的好去处。
桑克草原也是一个吉祥的地方。相传这里曾是英雄格萨尔祭拜神灵的地方,也是他赛跑称王登基的地方。如今,农历六月初在这里举行的赛马,据说是格萨尔马会的传承。赛马的规则,骑手的年龄,用红色雨布迎接胜利者的方式,都和《格萨尔王》记载的一样。我姐说的桑科草原旅游区有更仓度假村、尼玛度假村、格桑花旅游点等10多个草原旅游设施,提供帐篷、传统藏餐、小吃、篝火、民歌、骑马比赛等服务。游客在这里可以真正踏入赣南的土地。你可以看到绿色的山弯和绿色的草原。当你沉浸在草原的温暖和柔软中时,你有没有
在距离夏河县城30多公里的甘家乡,大片的草地被砍得整整齐齐,分为上下两层,层与层之间形成一条又长又高的陡峭山崖。叫它?资本?克里夫。白石并非纯白,可能因与绿色形成对比而得名。白崖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宽5-600米。从远处看,它像一块白玉屏风,横卧在半空中,在蓝天和明媚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气势磅礴。站在白石崖前,你不仅要赞叹大自然的英姿,更要感受大自然的柔软和滋润。白石崖根部西侧,有一洞穴,可容纳三四人。
洞内流水潺潺,曲径通幽。溶岩形态多样,栩栩如生,玲珑剔透。据说白石崖洞绵延数百里,可达青海省循化县。这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旅游胜地。对于那些想要探索和寻求*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地方。体验回归自然的美妙感觉,领略游牧生活的美好滋味。大峡河一路欢歌笑语,欢迎八方来客,龙凤山则手舞足蹈,张开双臂,欢迎四海亲人。近年来,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藏族人民勤劳智慧的民族宗教文化宝库拉卜楞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宾朋。
如今,以拉卜楞寺为龙头的草原民俗风情旅游已成为夏河县国民经济和扶贫的支柱产业。仅1998年,夏河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1374人次,其中外国游客6453人次,旅游收入450.5万元。钟声赞美和平。布楞寺浑厚悦耳的法国号声,诉说着古老高原民族的辉煌过去,同时,展望着充满希望的明天!
甘南九色甘南香巴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美的草原湿地。迷人的甘南草原是绿草茵茵的世外桃源,是平坦开阔的高原牧场,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纯净香巴拉之地。甘南草原主要分布在玛曲、夏河、碌曲三县。玛曲大草原是黄河首曲最大的生态湿地,也是曲马、黑颈鹤、白天鹅、藏羚羊、梅花鹿的天堂。面积达16.2万亩的尕海,是甘南高原藏族人民眼中的圣湖。辽阔的甘南草原,牛羊点缀,帐篷星罗棋布,帐篷里做饭的炊烟袅袅,马背上飘着牧歌。
游客可以穿上藏族服饰,骑马或牦牛,漫步草原,领略藏族牧民的民俗风情。尕海是一个未开发的原始湖泊,静静地沉睡在甘南大草原。这里的海拔在3000到4000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600 ~ 800毫米,尕海河中的山岗流水通过舟曲河注入洮河。周边没有被开发成农田,至今还保留着原来牧场的地位。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玛曲县碌曲,玛曲黄河第一弯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玛曲,世界黄河第一弯,位于黄河上游,是黄河的藏语名称。
玛曲也是中国唯一以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命名的县。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一路向东,被青藏高原东缘的西倾山脉阻隔。它突然转向,向西流动,形成了长达433公里的九曲黄河第一弯,玛曲县就被这第一弯所环绕。黄河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门堂流入玛曲县,由西向东,再转向西。它转过五个180度的弯,重新汇入青海,形成了黄河第一弯,被称为黄河第一弯。在玛曲,黄河,由于地势平坦,流速缓慢,到贡萨卡木路,后滩等。在阿万仓乡,由于河水排泄不畅,形成许多支流和沼泽,杂灌丛生。
在齐哈马乡和才日玛乡,又出现了大量的分支,从而形成了申克滩、文宝滩、玛雅滩、扎西滩等大面积的沼泽滩。玛曲是一片五彩缤纷的草原,也是百川竞流、千溪汇聚的宝地。由于这里的草原植被良好,雨量充沛,地表水丰富,形成了黄河首曲最大的草原湿地。黄河流经玛曲这片1万多平方公里的绿地时,平均补充水量占流出玛曲水量的45%。由此,玛曲草原成了黄河的天然水库。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郎木寺郎木寺。它不仅是一座寺庙,也是一个城镇的名字。这个位于四川若尔盖县和甘肃碌曲交界处的古镇,多少有些繁华,甚至达到了名副其实的摩肩接踵。高原上的太阳总是那么明亮,温暖的阳光带着浓浓的尘埃味,仿佛一个梦开始在高原的阳光下升起。
高原上的世界教堂郎木寺虽然是个小镇,但也是个国际化的小镇。游客来自四面八方,经营者来自四面八方。这种感觉和丽江有些相似,但又截然不同丽江是美女,郎木寺是帅哥。除了餐馆,在郎木寺的小街上还有许多珠宝和手工艺品商店。大部分的店名都是用汉藏英语或者汉译英写的。一走进去,老板们的口音就大不一样了。有宁夏人,也有云南人。一家生意兴隆的珠宝店里火红的火光映出一个年轻男子的脸庞,他正在*银首饰,主要是藏族首饰,有戒指、杯子、奶钩和项链。
光看他的工具就够混乱的了。大大小小的工具有200多种。年轻人笑着说:这是手工艺品。很明显,他的口音不是本地的,而是云南大理的汉族人。甘肃、四川、重庆、南京各种牌照的汽车源源不断地来,从四面八方带来各种商品和游客。我突然想起了英文世界的地图和Lisa咖啡店的英文菜单。看到这么多游客,我不禁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小的古镇会吸引这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是那莫大峡谷吗?是明媚的阳光吗?是不是很奇怪的民俗?还是佛寺?我想了很久丽莎咖啡桌上的留言簿上的留言和墙上的硬币。
郎木寺镇,吸引这么多人关注的原因是什么?神住郎木寺,郎木寺,位于若尔盖县红星乡,是纯牧区。大自然突然在这里建造了许多山脉,包括桑吉拉穆特山、曲布马山、扎布山、年青山和麻鞋山。白龙江在这些群山的环绕下,奔涌出那莫大峡谷,清晰的身影轻盈地跨过这狭窄的山谷。G活佛一世曾在那莫大峡谷谷口建山寺。经过几任活佛的努力,最终建成了格尔迪寺,也就是今天广为人知的格尔迪寺,当时G活佛五世居住。很多人以为郎木寺是寺庙的名字。其实这里有三座寺庙,分别对应甘南州的赛赤寺和郎木寺*寺。走进格尔迪寺,你可以看到四个宏伟的大厅,文思苑,医学院,时轮大厅和法堂。司文寺旁边是最著名的肉身佛塔,里面供奉着第五世G活佛的肉身佛塔。
这是所有藏区中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佛塔。虽然200多年过去了,但皮肤依然富有弹性,面容依然如故,在日常的诵经中保护着信徒们的平安吉祥。静静的站在群山环抱中,飘扬的经幡散发着浓浓的宗教气息,虔诚的信徒来此翻经。转动的转经筒除去今生的痛苦,给来世带来幸福。郎木寺最热闹的是正月,届时会举行莫朗大法会,也就是大众通常所说的传昭大法。舞蹈、藏戏、佛展是主要活动。此时,郎木寺是雪原的火焰,它充满了热情。此时的郎木寺也在期盼早春的新年,祈求幸福。传教士的郎木斯传说加尔让提到过一个传教士,最后在甘南州赛赤寺被我们证实。今年,70岁的喇嘛阿克色鲁达给我们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郎木寺走向世界的关键。
20世纪40年代,一位美国传教士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1957年离开。他完全融入了这里的藏族生活,仿佛他的传教工作只留下了一个过程他曾经走过这里,因为今天除了藏传佛教和*教,没有其他宗教的痕迹。十几年的经历,十几年与*的相处,让他感受到了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生活。神奇的传说,秀美的山川,奔放的民风,造就了他心中的传说,他用笔把它们变成了一本书《Tebit life》。
这本书在美国出版后,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了青藏高原东缘的山脉、草原、寺院和藏族人民。于是,他们开始向往和行走。随着岁月的流逝,传教士的妻子在这里去世,喇嘛阿克瑟鲁达成为唯一见过他的老人。他告诉我们外国传教士的故居在哪里。踩着泥泞,背着夕阳,天黑的时候,我们找到了这个故居小路尽头的木栅栏。暮色中,木栅栏已经有些冷了,栅栏内有几间凹字形排列的木屋。我从没想过会这么简单,参差不齐的木栅栏围出了这么久以前的一个传说。
郎木寺镇的集市和寺院,郎木寺的几个据点,不超过2平方公里。在这个狭窄的山谷里,你可以看到各种肤色、各种种族的游客,他们大多不会离开下面提到的据点。据点之一:郎木寺酒店。这是当地最早的个体酒店,1997年开业。50多家店铺似乎从来没有闲置过,成为外国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共同家园。我去过之后才知道,郎木寺酒店的老板让多尔格非常受欢迎,朋友遍布世界各地。现在,他又多了一个得力助手女婿加尔让,一个能说一口纯正英语的藏族青年。
第二据点:仁青酒店。目前是郎木寺镇最好的酒店,但是很难遇到外地人。大部分外国人都想去郎木寺酒店,仁青酒店住的是我们的同胞。第三据点:丽莎咖啡。这里和五湖四海的游客一样,也有五湖四海的菜肴。这个*姑娘开的小店,成了外地游客的聚集地。她会做地道的洋菜,比如意大利煎饼,英式汉堡,各种西餐。在冰啤酒或可乐的滋润下,所有的外国游客都会竖起大拇指。当被问及在哪里学的手艺时,她说是由一个经常来这里的英国人教的。
这位英国人是伦敦一家餐馆的老板,他做的菜很好吃。经过几次拜访,她手把手地教丽莎,丽莎用这来之不易的手艺吸引了许多外国朋友和他们的欣赏。堡垒4:众多的*餐厅。各种西北面食可以迎合各种人的口味,炒肉面、兰州拉面面、手工面、鞭炮面、大饼,让来这里的朋友可以享受一把民族风味。第五据点:川菜馆。没想到正宗的川菜馆就在仁青宾馆楼下。出门的时候左转,有一排玻璃窗。甘肃一个女老板开的川菜馆,味道真的很正宗。这也是笑容聚集的地方。英国人笑着走了,澳大利亚人笑着进来了。许多外国朋友在僧侣的陪同下,说着混合的英语和汉语,吃着地道的四川菜。
米拉巴佛亭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亭毁于文革。现有建筑于1988年5月重建,历时四年完成。密勒日巴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派)在安多藏区最重要的充殿。该馆主要供奉米拉热巴佛,这是藏族人民中最具传奇色彩和知名度的佛像。九层建筑,以密勒日巴及其弟子的佛像首都为主体,供奉藏传佛教创始人。有1720尊佛像,菩萨,护法和其他各种佛像,以金刚为主体。各种反映藏传佛教的壁画规模巨大,绘画技法高超,艺术价值很高。中国藏区有两座密勒日巴佛殿。这座佛阁是安多藏传佛教著名寺庙之一,建筑雄伟壮丽。这里有常年住在寺院里学习研究的喇嘛,供奉佛主,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冶力关
冶力关景区位于临潭县境内,以冶力关县城为中心,分为莲花山、西峡、东峡、野海湖四个景区。主要景观有荷花、牧野峡、野海湖、赤壁谷、大卧佛等。
莲花山位于冶力关以东15公里处,主峰海拔3578米。它是危险、陌生、幽静和美丽的结合。从远处看,它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因此得名。又名西空通,是甘南、临夏地区佛教、道教的圣地。
观赏荒山野岭,欣赏自然风光,沐浴清新空气,在冶力关景区欣赏美景。这里有著名的莲花山、美丽的牧野峡、高峡、淡水圣湖、写实的巨型卧佛、黄旋绿浪、辽阔的巷子沟、巧妙的赤壁谷,险、陡、奇、美、幽。
腊子口腊子口位于迭部县东北部,是迭部通往汉族地区的门户和重要交通通道。腊子口是藏语的音译,意为险峻的山路峡谷。顾名思义,腊子口周围群山巍峨,峡谷如刀,江水冲出峡谷,两崖密布羊肠小道,真是一人守之,万人不能逼之的险要之地。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长征经过腊子口,在那里与*新编的吕大昌第十四师激战,以天险阻止了红军北上。红军战士英明神武,战胜了敌人严密的封锁,一举突破了天险,为红军顺利进入陕甘宁边区,实现北上抗日开辟了道路。
因此,这场战役的壮举与天险腊子口一起被载入中国革命史册。为纪念红军长征,铭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腊子口战役,国务院决定将腊子口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腊子口战役纪念碑,供游客和行人瞻仰。纪念碑建于1980年,1992年经省*批准重建。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字《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合作寺合作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合作市以东约一公里处,又名黑措寺,藏语意为有福气。合作寺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始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创始人是高僧谢若热丹。谢热却旦,甘南甘加人,是德高望重的噶丹嘉措的长子。他的藏学法获得了拉然巴格斯的称号,他得到了合格地主领袖的支持,建立了合作寺庙。749年,赛赤萨穆查一世极力赞扬桑格在合作寺建立了以法律说话和听证的统治。此后,政教大权也由塞赤活佛系统掌控。
第二世齐洛桑肯藏格(1757-1980),26岁时,进藏求法,广泛学习五讲经,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当地*给了他甘丹圣教额尔德尼潘迪塔的称号,回到安多后,他在青海绒沃寺做了达摩站,在合作寺修建了大金瓦殿、释迦牟尼殿、静音书院等。他一生的作品如下。三色池洛桑江波丹增出家,组织人修建大经堂和大昂欠,50岁去世。西西奇洛桑博丹桑格,69岁,去世。五色红名洛桑图登博丹桑格。通过对大色池少佛的管理,合作寺成为赣南较大的寺院之一。到1949年初,合作寺香火四起。寺内有两部佛经、十座佛寺和一座九层建筑。这座建筑在建筑上特别有名。有500多名僧尼,隶属于约1万名教民。同一个县城里有学校、医院、派出所、保安驻守。
1958年,合作寺得以保留,但在文革中被彻底拆除。1981年修复合作寺,修建大经堂等殿堂。阿依阿米方日和阿米日山位于马当乡和旺格尔堂乡之间,海拔分别为4004米和3958米,与海拔3500米的阿依山相对。人们认为它们被森林覆盖,有良好的植被。Amiriri山脚下的Darzens湖是拉卜楞的风景旅游区。阿依山位于旺格尔塘大峡河畔,海拔3698米。山轻而美,如婀娜少女。松树、杨树、灌木和郁郁葱葱的绿树遍布整座山。禅寺禅寺建在乔尼县西北的平台上。是甘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公元1253年,八思巴应忽必烈之邀去北京时,通过卓尼选择了寺址,留下了随行的格西萨卡巴。它建于1295年(元贞元年),是在一个小红庙的基础上,由这个葛寺主持,安
大李家山大李家山位于甘家乡,东临巴楞山(海拔4080米)。它是青海省夏河县和循化县的界山。主峰位于恒河著名的白岩崖夷平面上,海拔4636米,为拉卜楞第一峰。雪线以上,山势险峻,峭壁光秃秃,终年积雪,气候无常。雪线以下植被良好,鲜花盛开,山上生长着各种优质草和珍贵药材,矿产资源丰富。山中五个形态各异的高山平湖更是令人神往。达里加翠湖位于达里嘉山,五个颜色各异的高山平湖,藏语称为措若瑞、措尔岗错、达里加永错、措江。
其中措若瑞湖由两个小湖组成,措若岗措面积最大,措江又称五湖。巫山湖的主要湖泊李家翠湖是一个火山口-堰塞湖,面积210亩。湖的深度未知,水的味道淡而无味。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远远望去,像一面镶嵌在绿色草原上的镜子。据当地人说,如果在湖面上大声呼喊,刹那间,乌云翻滚,云层弥漫,狂风骤起,电闪雷鸣,大雪呼啸,还会有暴雨或冰雹,湖面也会沸腾,卷起汹涌的波涛,用岩石撞击岸边。这个湖被火成砾岩包围着,它是椭圆形的,像一个锅底。
湖中没有明显的入水口,但在环湖的山外侧,三股泉水从东、北、南三个方向潜行而出,分别流向临夏、循化、清水地区。远处可以听到流水声。此湖以高、深、险、灵著称,人迹罕至。德隆寺德隆寺,又名沙沟寺,古称德隆伊嘎曲僧林。位于夏河县王格尔堂乡西南五公里处。该寺以其所在山谷的名字命名,意为宝藏谷。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密宗女教师,藏传佛教能丹派创始人玛美拉仲藏于其中。是藏历绕龙三年流传下来的。马九拉仲的师徒就住在今天夏河县一带,在大夏河旁的山谷里修持和传播佛法。
大约在龙牧初,马九拉仲和她的弟子们有一个纯粹的愿望,要弘扬大法,将来造福众生,所以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经文和法器。马九拉中的大弟子托音多杰桑格做了一个藏宝瓶,小弟子托音桑舟用套子包好。那年农历三月初十,马久拉仲带领弟子和随从,携带许多经书和法器等藏物,到达亚尔莫和龙沟(今德龙沟)。在一块酷似布鲁金刚腹部的岩石埋下藏物后,他们的师生面对法王和四周守法的做法,各显神通,预言了未来藏物的挖掘。过了一段时间,济公噶举派的僧人来到这里修行。年博拉杰是当地锡戈尔村的一名瑜伽士,估计是济公任倩桑保的弟子。后来,根据上师的指示,于公元1222年,在济公噶举派僧人的旧址上,修建了一座小寺庙,名为德尔寺。
58年,博释迦牟尼参加德隆寺,将帕王闭关、大宗闭关合并为德隆寺,改建成格鲁派寺院,并修建了可容纳500人的大型经堂。1718年正月初一,jamyang到德隆谷,在那里挖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命令他的弟子赛仓鄂王扎西主持寺庙。此后,德隆寺由赛仓活佛主持。早期解放了60多名僧尼。这座寺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了。1981年大经堂修复,现在有30多名僧人。
以上就是优秀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优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