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生活 >品牌 >正文

寿险排行榜 保险公司排行榜

更新:2023年10月11日 21:28 优秀啦

今天优秀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寿险排行榜 保险公司排行榜,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寿险排行榜 保险公司排行榜

2021保险公司排行榜

2023年上半年

73家寿险公司保费排名

①保费提速至5.43%

59家正增长,55家超市场

②国寿、太保等新单正增长

③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调

多数规模保费增速低于保费增速

头部险企个代团队再减50万人

个代转型还是难...

1

2023年上半年

寿险公司保费排名榜

顶住压力的头部们,属实不易

1. 2023年上半年保费排名:头部险企发力,行业增速较年初大幅增长!

与财险业的增速跑赢GDP,成本率下降助力行业净利润创新高相比,今年的寿险确实有点难。

从盈利方面看,2023年上半年寿险公司净利润“两连降”,4年内首次跌破千亿大关,创历史新低。

详见《2022上半年寿险公司利润榜:平安第一,友邦ROE第一,中融人寿亏65亿后,又亏7亿》

不过,各家险企并未放弃努力,而是积极调整渠道业务布局,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终于在半年后,寿险业的保费增速较年初大幅提升。

历经半年努力,寿险业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从1月的0.04%,提升至6月末的3.5%,上升约3.4个百分点。

其中,头部险企的逆势增长最为突出,详见后文,今天,我们带大家仔细看下,寿险公司的保费排名和增长情况。

2. 前海、中融等未披露的公司,保费“负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除特殊标注外,本文所指保费为“保险业务收入”,是原保险保费收入与分保费收入的总合。

不过,对于大多数寿险公司来讲,分入保费较少,因此,保险业务收入的排名可以作为保费排名的重要参考,具体排名如本节第一张图所示。

至于,原保险保费口径的数据,后续如果公布,我们会放到“13精”小程序中,详见文末。

此外,截至目前,由于前海人寿、中融人寿、珠江人寿、上海人寿等公司,仍未披露偿报,本文数据仅以能统计到的73家寿险公司,进行分析。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即,从73家寿险公司的数据看,行业保费增速一季度和二季度变化不大,且都远超前文说的行业增速。

这就说明未披露的公司中,有一些公司的保费肯定是显著下滑的,比如,一季度披露数据的前海人寿保费同比近乎腰斩。

另外,未披露偿报的中融人寿,从成立至今,已经累计亏损约90亿,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下,2023年上半年的保费恐也是大幅下滑...

详见《前海人寿亏损23亿后,总经理、监事双双被免职!目前董事长、总经理均缺位...》

3. 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调,多数险企规模保费增速低于保费增速!

另外,在保费排名榜中,此次我们还列式了规模保费的增速,其与原保险保费收入的差异在于还包括万能险和投连险的新增交费。

从排名榜中,可以看到,在“老六家”中除国寿未披露规模保费增速外,太保寿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等,三家公司的规模增速,都是快于保费增速。

不过,大多数公司的规模保费增速还是低于保费增速的,其中,中小公司居多。

这就说明,在当前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寿险业增速低迷的背后,昔日的万能险和投连险发展也并不如意。

这背后可能有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险企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有所下降,以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为例,472款结算利率相比去年底下调,仅剩22款结算利率为5%。

二是,从去年互联网人身险新规开始,万能险等新型寿险产品已经不能在互联网渠道*。

之所以,头部公司规模保费增速更高,可能是考虑产品复杂程度以及险企知名度,在利率下行背景下,相比中小公司头部公司更有竞争力。

2

头部险企提速,新单正增长

全靠银保渠道,个代团队仍缩水

1. 国寿、太保、人保等公司,新单保费“正增长”!

如前文所说,头部寿险公司在二季度提速,保费逆势增长!

比如,中国人寿的增速从年初的-5.3%提升至上半年的-0.53%,7月末更是实现保费正增长。

此外,上半年太保寿险和太平人寿等公司的增速,也较一季度有所提升。

从上图可见,中国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等公司,新单保费增速多数超20%。

其实,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毕竟,今年上半年在部分地区的疫情反复,对寿险展业的影响并不小。

这一点从友邦的数据可以看到,在上海和苏州等因疫情影响时间长的地区,将近3个月的时间新业务价值都是大幅负增长。

2. 个代团队再减50万人,新单保费仍“负增长”!

更何况在开门红效应不再,叠加代理人渠道改革进入深水期,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等多重影响下,2023年开年多家头部险企保费负增长,行业发展有多难大家都有体会。

那么,头部险企提速背后靠的是什么呢?

首先要说的是,提速背后靠的肯定不是个代渠道!

注: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为个代渠道长险首年业务增速

因为,头部险企的个险团队较上年年末,还是继续缩水的状态,上半年以国寿为代表的5家寿险公司,代理人减少约50万人。

其中,很多公司个代团队人数的环比降幅,仍在双位数左右。

团队人员如此高的降幅之下,即使产能提升,也很难拉升新单保费实现增长。

因此,头部险企个代渠道的新单保费仍负增长,如上图所示。

3. 银保渠道超高速增长,趸交、储蓄型是重点!

所以,头部险企提速的背后,第一大功臣是银保渠道。

比如,2022上半年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增速高达876%,为公司贡献保费增速超11%,不仅弥补个代负增长的缺口,更是拉动公司增速提升至5.38%。

而且,银保渠道的高增长大多数都是新业务贡献的,其中,趸交业务居多。

比如,中国人寿的银保渠道趸交保费从上年同期的300万,增长到今年的58亿,翻了近1950倍。

而在这背后,是头部险企靠开发保值增值型产品,才换来的规模。

比如,太保寿险推出的养老传承新产品长相伴(臻享版),产品兼顾年度保额增长和储蓄功能,覆盖客户超过22 万;鑫享事诚(庆典版)和鑫从容(庆典版)等中期储蓄型产品*,覆盖客户超过10 万人。

当然,这也有弊端就是业务价值,这一点在分析利润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

3

正增长和超市场公司增多

阳光、人保、友邦等多家增速高

1. 除老六家外,其他险企降速,但仍“超市场”!

然而,头部险企发力后,其他寿险公司增速反而有所下降!

按照2021年年末各家险企的保费规模,“13精”将寿险公司划分为5类,分别是老六家,500亿、200亿,百亿和其他类即保费规模小于100亿的公司。

从上图可见,年初增速较高的百亿规模以上险企,上半年保费增速,均较一季度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不过,即使如此,头部险企的保费增速还是低于市场,也低于其他险企。

除老六家外,其他规模险企的增速普遍较高,大部分都超10%,且较上年同期增速还要高。

2. 阳光和人保增速高,友邦和中信保诚连续2年超10%,银保系公司增速更高!

①500亿规模险企中,阳光和人保增速高!

其中,500亿规模险企中,增速较高的分别是阳光寿险和人保寿险,增速分别为26%和12%。

人保寿险主要依靠的也是银保渠道,这一点年初“13精”就说过。

至于,阳光保险集团已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或成第10家H股内地险企,第6家集团上市公司,详见《阳光保险集团赴港IPO》。

今年以来,集团下财寿险子公司的业绩表现都不错,可能也是为上市做准备。

②200亿规模险企中,多数险企增速超10%!

在200亿规模险企中,增速超市场的较多,比如建信人寿、工银安盛、友邦人寿、中信保诚等。

具体去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银保系险企,依托银保渠道优势实现高速增长;

一类是友邦、中信保诚等外资险企,连续多年增速稳定在10%以上。

③百亿险企多家超高速增长,保费排名快速上升!

在百亿规模险企中,超高速增长的很多,比如,招商信诺、幸福人寿、中银三星、光大永明、招商仁和等。

这些公司中要么有银行系股东支持,要么主要靠银保渠道,保费排名大幅提升,比如,招商仁和排名第30位,较上年同期上升8位。

④其他规模险企,多家二季度提速,超越市场!

最后就是其他新小险企,与头部险企类似,在二季度提速,甚至从一季度的保费负增长,转变为超越市场。

比如,财信人寿、渤海人寿、信美人寿等。

其实,这些公司的高增长背后,往往靠一些主打产品发力,就能做到。

以财信人寿为例,一款团体医疗保费入账约6亿,一款增额终身寿险二季度保费就翻番增长。

其实,今年靠增额终身寿壮大公司保费规模的并不少,此前我们已经说过,包括,前文提到高增长的阳光寿险、国华人寿、招商信诺等。

合众人寿保险公司排名


寿险排行榜 保险公司排行榜

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人寿)是中国十大寿险公司之一,在全国43家寿险公司中排名第10位,在18家中资公司中排名第8位
在同期筹建的公司中排名第1位
拓展资料: 一.综合情况
合众人寿于2005年成立,企业性质为全国性、股份制寿险公司。注册资本达42.83亿元;给客户带来保险、资产管理、养老等多模块的综合性服务。
二.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只有偿付能力充足,才能在发生理赔情况下,有充足的资金给客户赔付保险金,才能实现客户的各种保障利益。那么,在选择保险公司时,偿付能力是需要你去考量的。
根据银保监会的要求,偿付能力如何需要看这两大指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三.理赔能力
在保险业务中,理赔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后续的服务如何,关系到每位用户的切身利益。就算产品保障都很全面,售后服务不行,也是希望各位三思而行;2019年,合众人寿在小额案件方面做到平均索赔支付周期为0.18天,小额案件获赔率为99.78%;可以看到合众人寿的在理赔能力上,也是相当不错的。

保险产品*排行榜(2021年保险公司市场份额排名)


寿险排行榜 保险公司排行榜
第一名:中国人寿,保费收入3239亿,市场份额24.66%。
第二名:平安人寿,保费收入1664亿,市场份额12.67%。
第三名:太平洋人寿,保费收入954亿,市场份额7.27%。
第四名:新华人寿,保费收入634亿,市场份额4.83%。
第五名:泰康人寿,保费收入612亿,市场份额4.66%。
第六名:太平人寿,保费收入581亿,市场份额4.42%。
第七名:前海人寿,保费收入510亿,市场份额3.88%。
第八名:人保寿险,保费收入506亿,市场份额3.86%。
第九名:中邮人寿,保费收入404亿,市场份额3.08%。
第十名:富德生命人寿,保费收入392亿,市场份额为2.98%。
最新的中国十大保险公司排名情况是: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华夏人寿、太平人寿、泰康人寿、人保寿险、中邮人寿和前海人寿。
简单介绍下前三家保险公司:
1、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是保险集团公司,属于特大型央企,国家副部级单位。
已连续15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
作为寿险老七家之一,中国人寿的保单量非常庞大,拥有约3.12亿份有效的长期个人和团体人寿保险单、年金合同及长期健康险保单;
同时,它还拥有149.5万名保险营销员、8.5万名团险*人员、23.4万名银行保险渠道*人员,*团队极为庞大。
2、平安人寿
成立30年的平安,已经是家喻户晓,和中国人保、中国人寿、泰康、太平洋、太平人寿、友邦、阳光等,都是大家心目中的大公司品牌。
3、太平洋人寿
太平洋人寿是太平洋保险旗下的子公司,成立于1991年,总部设在上海。
在A股和H股上市,并且连续7年入选世界500强。
与大多数“大公司”一样,太平洋保险在全国各地设有2800多家分支机构,触角遍及全国。
中国十大保险公司排名
No.1中国人寿
No.2中国平安
No.3太平洋保险
No.4中国人保
No.5中国太平
No.6友邦保险
No.7新华保险
No.8泰康保险
No.9阳光保险
No.10大地保险
2021年保险公司前20名排行榜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华夏人寿,太平人寿,泰康人寿,人保寿险,中邮人寿,前海人寿,富德生命人寿,恒大人寿,阳光人寿,百年人寿,天安人寿,工银安盛,信泰人寿,建信人寿,友邦人寿,国华人寿,这是按保费规模排名

以上就是优秀啦整理的寿险排行榜 保险公司排行榜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优秀啦。

与“寿险排行榜 保险公司排行榜”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什么是配电房低压畜电池

什么是配电房低压畜电池

时间:2025年07月03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