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生活 >旅游 >正文

浚县十大免费景点 浚县山旅游景点简介 浚县山简介

更新:2023年06月03日 02:12 优秀啦

优秀啦小编带来了浚县十大免费景点 浚县山旅游景点简介 浚县山简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浚县十大免费景点 浚县山旅游景点简介 浚县山简介

鹤壁市浚县十大旅游景点

鹤壁市浚县十大旅游景点:大伾山、浮丘山、浚县兴国寺 、浚县碧霞宫 、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大佛楼、小艾庄遗址、浚县忠烈祠、浚县天宁寺、大伾山古建筑群。

现有大石佛等国保级文物1处10项,省保级文物8处,历代摩崖题刻460余处,汉唐古柏400余株。景区内现有佛道建筑9处,亭台楼阁、寺庙宫观遍布两山。北魏的天宁寺,因保存有八丈石佛七丈楼而闻名遐迩。

大石佛高22.29米,已1600余年,全国最早,北方最大,是河南旅游精品。它所包含的宗教文化、石刻艺术、历史政治等早已引起专家学者的惊叹。

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唐代的石刻瑰宝千佛洞是中原石刻艺术的精典之作。道教的圣地碧霞宫始建于明代,规模宏大,构造精美,万仙客用悬塑、壁塑等手法、塑造出道家典籍中记载的神仙人物3千余位成为集中国官方与民间神仙人物之大成的艺术殿堂。

浮丘山介绍:

与大丕山相望,绰约多姿,妙景无穷,因山傍卫水势如行舟,故有“浮丘”之美称。山上,目前有国保级文物唐代开凿的千佛洞,内有浮雕造像千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为石雕艺术珍品,明代建起的碧霞宫,大气恢弘,为明代建筑艺术佳作。

浚县山旅游景点简介 浚县山简介


浚县十大免费景点 浚县山旅游景点简介 浚县山简介 1、浚县大伾山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是大禹治水所到之处,故称“禹贡名山”。它是浚县古老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大伾山,位于河南省鹤壁浚县城东,故又称东山。因其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而著称于世。该石佛始建于北魏,依山开凿,总高八丈,藏于七丈高的楼内,素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称,为世界佛屋景观之唯一。古时,黄河流于其脚下,每到雨季,常会洪水泛滥,故雕石佛以镇之。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属国家“AAAA”级景区。大伾山上现存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摩崖碑刻460余处,各具特色。

2、大伾山虽无泰山之伟,华山之险,黄山之秀,但它平地拔起,孤峰凌云,山势奇特,气象峥嵘。山上寺庙洞阁棋布,摩崖碑刻林立,松柏夹道,曲径幽回,自古即为“河朔胜景”。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登山揽胜者代不乏人。大伾山与浮丘山对峙,卫河环城傍绕,“城中有山,山上有城,山下有水,山水辉映”,构成风格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1994年1月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河南浚县旅游景点大全


浚县十大免费景点 浚县山旅游景点简介 浚县山简介 1.达赉山: 达赉山景区包括达赉山和丘福山,两座美丽的青石山峰从千里平原上突起。虽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在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龚宇》中就有记载,并因大禹治水而被历代称为“龚宇名山”。 2.丘福: 丘福山面对大皮山,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因水如舟,故有“浮山”之誉。山上有几千个唐代开凿的佛窟,是国家保护的文物。里面有上千尊浮雕,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建于明代的毕夏宫气势恢宏,是明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3.浚县兴国寺: 太平兴国寺(简称兴国寺)位于浚县大来山。它的寺名是北宋的赵光义用他自己的头衔“太平兴国”起的,现在它至少有1030年的历史。

浚县古城卫河旅游景点介绍 浚县古城旅游景点大全 - ...


浚县十大免费景点 浚县山旅游景点简介 浚县山简介

浚县大坯山景区门票多少?



浚县大坯山景区门票票价:60元。
浚县大坯山景区开放时间:8:00-16:00
浚县大坯山景区门票优惠政策:
1,凭老年证60-70岁之间购优惠票。
2,1.4米以下儿童免票,70岁以上免票;现役军官证免票。
扩展资料
大_山,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城东,故又称东山。大_山上现存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摩崖碑刻460余处。
因其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浚县大佛而著称于世。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属国家AAAA级景区。浚县大佛始建于北魏,古时,黄河流于大_山脚下,每到雨季常会洪水泛滥,故雕石佛以镇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_山

鹤壁免费的33个景点分别在哪些地方?



1、浚县古城
浚县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名胜古迹300多处,大部分位于古城内,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10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11项、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5处,优秀历史建筑单体及院落44项,重要城市历史环境要素及遗迹、遗存13项,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
2、金山嘉佑禅寺
河南鹤壁金山寺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庞村镇。毗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距鹤壁市中心5公里。是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
2004年成立金山寺景区管理处,正式对其进行开发和建设。因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创始人墨子在此地居住多年,当地又有人称金山为“墨山”。
3、黎阳仓
黎阳仓:粮仓名。建立于隋朝文帝时期并一直沿用至北宋,位于卫州黎阳县(今河南浚县)西南大_山麓(今河南浚县东二里大_山北),为国家性的官仓。黎阳仓历来地位重要,有“黎阳收,固九州”的说法。黎阳仓遗址已入选201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枫岭公园
枫岭公园是鹤壁市唯一的一家集文化娱乐、花卉植物、动物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于1959年建成。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鹤壁市唯一的一家集文化娱乐、花卉植物、动物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每天来园晨练遛鸟者数千人,年客流量40万人次。
5、盘石头水库
盘石头水库坝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西南约15km的卫河支流淇河中游盘石头村附近,电站总装机容量1万千瓦。
盘石头水库是《海河流域规划》选定的以防洪、工业及城市生活供水为主,兼顾农田灌溉、结合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盘石头水库也是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的栖息地。

鹤壁旅游景点哪里好玩



鹤壁旅游景点:
1、五岩山风景区
五岩山景区,位于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是以传统中药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海拔574.4米,属于太行山系,总面积10多平方公里,因山有五谷,突起五峰,故曰五岩山。这里是大唐药王孙思邈隐居处,药王在此悬壶济世,完成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医学巨著。
2、七里沟风景区
七里沟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境内太行山东麓大峡谷中。距鹤壁市中心30公里。七里沟景区面积2平方公里,为山水型自然风景旅游区。七里沟风景旅游区集水乡风情和民俗文化于一体,景区内淇河水清澈见底,高山峡谷险峻,奇峰怪石林立,挂钩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农耕方式。石头屋、茅草房、石磨、石碾等,提示着远去的岁月。
3、太极图
淇河天然太极图坐落在太行山东麓,鹤壁市区西北5公里处的上峪乡境内,自然分布约100万平方米,这里山清水秀、风光优美,文物古迹随处可见,有商周文王姬昌的观图台、晒网坡、棋盘山、文王潭,有春秋许穆夫人垂钓处、元代古柏、明朝青岩寺、古瓷窑遗址等等。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俊秀怡人,水影山光的淇河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鬼斧神工般的奇景妙色。
4、古灵山风景区
河南淇县古灵山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北8公里处,可游览面积18平方公里,由太公湖水上漂流、玉带河天然浴场、梨花坡休闲纳凉、五龙峡观光、凉水泉石头城女娲庙古建筑等六大景区组成,现有景点110多处。相传,人类始母—女娲在古灵山炼石补天,捏土造人,殷纣王降香女娲宫。古灵山景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山水景观,交织一起,成为激水漂流、休闲度假、登山探险、祭祖朝拜的游览胜地。
5、浚县古城
浚县古城紧滨卫河,是典型的运河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明代多次维修增建,至崇祯十一年(1638)渐趋完备。城垣周长5公里,城周开挖护城河,引卫河水入护城河绕城一周回归卫河。四门外护城河上各建一座石桥。西桥横跨运河,名曰“云溪桥”,另三桥以东关、南关、北关名之。城内布局以文治阁为中心,设东西与南北两条轴线,巷道纵横交错。

浚县景点

浚县的景点有浮丘山、碧霞宫、大伾山、太平兴国寺、大佛楼等。
1、浮丘山:与大丕山相望,绰约多姿,妙景无穷,因山傍卫水势如行舟,故有“浮丘”之美称。
2、碧霞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历时21年落成,后明、清年间多次重修扩建,有殿宇楼阁87间。
3、大伾山: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此山,被载入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现有大石佛等国保级文物1处10项,省保级文物8处。
4、太平兴国寺:坐落于浚县大伾山,其寺名是北宋皇帝赵光义,以自己的年号“太平兴国”赐封的,已有1030历史,犹如隐居的高士,深沉清寂。
5、大佛楼:是天宁寺东西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因楼内依崖雕凿跏趺式弥勒大像一躯,两脚地面以下丈余,故有“八丈石佛七丈楼”之说,为浚县一大奇观。

以上就是优秀啦整理的浚县十大免费景点 浚县山旅游景点简介 浚县山简介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优秀啦。

与“浚县十大免费景点 浚县山旅游景点简介 浚县山简介”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国庆带宝宝去哪玩好呢

国庆带宝宝去哪玩好呢

时间:2024年08月21日
国庆节到新化自驾堵车吗

国庆节到新化自驾堵车吗

时间:2024年08月21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