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生活 >旅游 >正文

甘谷县十大景点 甘谷大象山的景点介绍

更新:2023年05月28日 19:44 优秀啦

优秀啦小编带来了甘谷县十大景点 甘谷大象山的景点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甘谷县十大景点 甘谷大象山的景点介绍

甘谷大象山的景点介绍

甘谷大像山第一台建有伏羲庙亦即太昊宫,是明万历年间建筑,华盖寺也有伏羲塑像为元代所塑。明代叶应甲编纂的《伏羌县志》说:“邑人以本吧乃伏羲笃生故地,于万历四十八年重建于大像山之西”。原庙于同治二年(1863年)毁于兵燹,至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
太昊宫宫门及正殿坐南朝北,庙址总占地面积480平方米,殿宇巍峨,坐负苍岩,南倚大像山,北瞰渭河流水;雕梁画栋,飞檐流彩,名家极倾才思于额匾楹联。宫门建于重阶之上,砖木结构,牌楼式,悬山顶,斗拱层迭,额题“太昊宫”楷书大字,作者是清代优贡李维屏。门左右有夏房及装饰性月窗,门前两痤石狮。进入宫门,左甬道有门呈月形,与宫门相连,上有民国初担任京议员的宋梓题写的“别开壹径”沿左甬道可直通山上。正殿与西厦房间有侧门通甬道,额篆“旁通”二字,正殿与东厦房,也有道旁通,曲径通后院。宫门内外有古柏四株,共八株,院中有八卦池,寓意伏羲演八卦,泽及后人。宫门两庑原有赵公明、王灵官两尊塑像;正殿原塑伏羲,身披桑衣,右手托八卦盘,端坐于殿中木龛内。殿上匾额层列,外为“一画开天”,内如“人文初祖”之类,今只在清光绪间邑人杨耀南书“产极万世”匾尚悬殿内。伏羲殿楹联大多散佚,但清光绪翰林邑人海涵和宣统时知县关中雷光甸写的二联至今尚脍炙人口,王联是‘绍皇开泰运,劂后有石子访道,伯约怀忠,问化育根源,发蒙在炎黄颛喾而上;望古动幽情,其下则烟火成邻,桑榆布荫,幸邃初风景,复睹于金戈瓦砾之余“。雷联是:“从一画开天,说什么虫鸟篆,梵字佛经,到卦台前齐俯首;继三皇立极,看后来商质周文,帝升王降,于史册上见传心”。前者先赞伏羲开肇文明之功业远在神农、黄帝、颛顼、帝喾之前,而其发祥诞生之地甘谷代有贤人。石作蜀“跋涉数千里,求学于鲁”,姜维“以羁旅之孤臣,受军国之重寄,卒能奋忠勤、仗胆义,住偏安之局,恢张薄伐之勋,”其次,感叹时下兵戈已平息,庆幸往古太平居景象,复见于今日;后者则盛赞伏羲兆启文明,即仓颉之造字,释迦之创教,亦远不能比;至于为三皇五帝立典则,示规范,远及于质朴之商,文雅之周,还有以后的历代五朝,皆沾被其泽,史册俱在,昭然若揭。
1994年起,重修伏羲大殿,正殿广124平方米,高8米,悬山顶,雕甍鸱饰。坚脊皆是花开卉连接组成,横脊中央为龙马奔腾,两边由花卉、龙、麒麟、马、鹿、鸟、象、狮组成,尤以花卉中心陶制太极图式样别具特色。不论地砖、门窗、供桌、匾额至大殿兽吻,无处不显示出八卦太极图形象。大殿正中座台高1米,宽3。33米,深1。93米,上坐国家著名女雕塑家何鄂重塑的伏羲像,高2。6米,分腿端坐于分心上石上(卦台东北渭中流有石焉,屹然卓立。郡人曰:‘分心石也“。云;”石当乎渭,渭分以流’)。似观天地万物之变化。上身披桑衣,腰围虎皮,两手作,“天地合一”式托演八卦,形成扭转乾坤之举动。盘骨外露,气质浑厚,两眼平视,精神焕发。右侧塑龙马,欲从巨浪顶端腾飞跃起之状。东壁画有女娲练石补天,西壁绘有有伏羲画演八卦图,正中坐像背光,是伏羲生地古风台的写实画。顶绘六十四卦及河、洛二图。两侧有八卦要窗各一,周围绘卦爻。西绘伏羲八卦图,东绘文王八卦图,即后天八卦图。大殿前檐悬有赵朴初题写‘人文初祖’、启动手笔“一画开天”,舒同亲书“开天明道”、黎泉书写“与天地准”四块周边木雕图案的金字大匾。檐前分竖八面龙旗,旗面上彩绘出新石器时代鱼龙形开始至商周、战国、秦汉、两晋、隋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龙形图案。
关于伏羲的生地,众说纷纭。民国张其昀、陆美锷《甘肃省人文地理图志》第二十章《名胜史迹・古迹》云:“大像山伏羲庙:山在甘谷西南五里,峭壁如削,危然挺立,高约二百公尺,相传伏羲为甘谷人,生长于此山沟之内,明万历年间建庙于山麓心祀之”。贾鸿逵编次安履祥之《甘谷县志》于伏羲作按云:“考甘谷南山有村名古风台者,乡人谓系帝祖兄所居之地,因氏以名地,亦未可知;且谷称古风台村人善编制鸡罩,以鸡罩形似八卦,洵为莫之为而为之者,其说虽不经,而实无因焉”。 永明寺位于灵岩寺之南,师傅沟内台地上。座东南向西北,雄踞山间,全部建筑分布在阶梯式的台地上,设施布局以正规寺院而设置,由山门、天王殿、斋堂、客堂、钟鼓二楼、十三祖师殿、伽蓝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组成,总面积达4,224平房米。寺院山门为并排连体拱形状牌楼顶。中门顶额内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永明寺”三个阳刻字,对联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扬法师敬书“风月无边一尘不到菩提地,山河环绕万善同归般若天”。两边门首摹配民国时当地名人何鸿吉题书的阴刻“无上法让、出尘入净”八个大字。走进山门,迎面所见天王殿,高9米,长14米,宽10米,顶为四面坡歇山造,琉璃脊兽饰装,结构为单挑檐外围16住回廊式,棋盘让窗对开,前后相通,殿内正在供奉大肚弥勒佛,身高1.8米,踩饿鬼,神气威武,金刚怒目。左边是手拿宝剑的东方天王多罗吒和手拿琵琶的南方天王毗琉璃,右手是手拿宝剑伞的西方天王毗留博叉和手抓一龙的北方天王毗沙门。他们共同负有视察众生的善恶和保持内佛法僧三宝神圣的职责。在弥勒佛身后,让立着全身金色的韦驮菩萨,高2.2米,手拿一根宝杵,保护着寺院及修行着的安全。离开天王殿向南行进,两边各建有对称的八间硬册顶砖木结构客堂,斋堂及复檐塔顶四角形钟鼓二楼。在客、斋二堂院中间安放一高3.9米的三足三层宝鼎薰炉。再上条石台阶38阶,右边是十三祖师殿,内塑十三祖师泥塑坐像,齐高1.1米。左为伽蓝殿,内塑四尊坐像,齐高1.5米。两殿对峙,各五间,殿顶硬山造,横坚疹皆用陶制花卉兽吻饰装,两殿中央也放置着一个高3.9米的三足三层宝鼎熏炉。十三祖师是净土宗从晋代初祖慧远大师至清代印光大师等十三位法师。伽蓝是印度名称,在中国叫寺院。殿内供奉的四尊坐像是给孤独者、祗陀太子、波斯尼王、关羽(中国的伽蓝护法),他们均为寺院护法,也体现了中西方佛教融合的事实。迎面为大雄宝殿,正座东南,巍峨雄壮,殿高12米,宽19.8米,进深16米,顶为悬山造,铺瓦琉璃脊,耀眼夺目。脊吻为双面雕饰,横脊是两龙两鹿戏宝珠,竖脊为荷花连枝。殿内正中供奉三佛二弟子泥塑金装像,妙相庄严,慈祥可敬。三佛均结跏跌坐于金刚座上,同高2.7米,宽1.7米,座高1.45米,宽2.2米,北光同为木雕缕孔火焰纹,高3.7米,宽2.9米。中为释迦牟尼佛,手托金钵,左为药师琉璃光佛,手挂充璃宝,右为阿弥弥佛,双手捧金台,二弟子两手合十,站于释迦牟尼佛两边,高2.7米,年长者为迦叶尊者,年轻的为阿难尊者。殿内东西壁各供奉九尊泥塑罗汉像,同高1.75米,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们是释迦牟尼佛的优秀大弟子,均有拿手看家本领,修习善行。殿后两侧须弥座上有文殊菩萨坐雄狮和普贤菩萨白角之泥塑像,菩萨高2米,雄狮、白象各长1.95米。在三佛背后站立着观音菩萨,高2.4米,由缅甸汉白玉雕成。善财童子和龙女为泥塑,高21米,底层宽16.6米,进深20米。除藏有大量经书外,还分层安置由缅甸赠送的汉白玉佛、菩萨像。
大像山永明寺创建于何时,没有确切历史记载,1992年重建,是佛、法、僧三宝的常住处,又是甘谷一带佛教徒修行的地方,也是游览胜地。 千佛洞开凿在峻险崖壁上,仅有一个小巧洞窟供人出入。入洞,迎面一尊笑容可掬的弥勒大佛安坐。游经此处的人,必先叩拜,然后伸手在弥勒佛*的肚皮上摸一摸,以求笑口常开。
往里走是一大石殿。正中有众佛。有安坐如磐石,有长卧如横云,有默立,有轻身飞度,有诉,有诵,有含笑不露,皆为慈眉善目,姿态迥异,气象万千。四壁多绘佛传、因缘和本生故事。佛龛前香火极盛。每有游人香客跪于蒲团上膜拜时,一旁年长的僧人就敲出清越的钵声来,使人不禁心安神宁。再往里走,拐过几个石凿甬道,闪现在眼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象。此处正是十殿阎王的阎罗殿。顺着洞门两侧,分别站立着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四位凶神恶煞的鬼卒,叫人不寒而栗。洞窟的四壁上彩绘着冥界地府的各种刑法,残忍之极。 大像山伏羲庙,明万历时建,处大像山山麓。清叶芝等乾隆《伏羌县志・建置》云:伏羲庙,前万历年建。在大像山足。民国《甘肃乡土志稿・甘肃省之重要都市名胜古迹》大假山伏羲 庙条云:山在甘谷西南五里,峭壁如削,危然挺立。高约二百尺、相传伏羲为甘谷人。生长于此山沟之内,明万历年间建庙于山麓以祀之。清代,庙移上大像山,在大佛窟侧建太昊宫,专祀伏羲。而原处县西五里铺的“羲皇故里”石碑现今也被移上大像山。
前清进士、翰林院编修王海涵曾为太昊宫撰二长联:

从一画开天,说什么虫书鸟篆,梵高佛经,到卦台前齐俯首;
继三皇立极,看后来帝升王降,商质周文,于史册上见传心。

绍皇开泰运,厥后又石子访道,伯约怀忠,问化育根源,发蒙在炎黄颛喾而上;
望天动幽情,其下则烟火成邻,桑榆布荫、幸邃初风景。复睹于金戈瓦砾之余。 甘谷县内文昌阁有多处,但大像山文昌阁规模最大。沿大像山寺小道拾级慢步而止,约三百余步,即为文昌阁。文昌阁建筑面积为182.9平方米,总面积为260.9平方米。阁门前有石阶二十四台,门首有砖雕阳刻篆字“孝友门”三字,两边“阁凌碧字迎朝爽,门对朱山映晚霞”砖刻隶书楹联,系清末民国初本县名士宋延桢手笔.门右侧立有虎皮照壁,南向,壁上嵌有今人魏学文(书名雨)隶书“落霞岩”三字,字体清秀柔和。文昌楼楼矗于院内,为重檐门柱六角亭式阁楼,分上下两层,砖木结构。上层檐下绘栋画壁,其图案富于写实。下层檐前回廊壁间有书画五幅。其中竹与兰草为天水名字何晓峰所画;别有本县书法家武克雄草书:“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缺溪水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魏学文隶书《兰亭序》;另一幅“喜鹊闹梅”为礼县文化馆干部马 所画。楼顶作六脊攒尖式,有鸱甍。阁楼高10.米,占地33.5平方米,楼座为砖砌筑的须弥座。楼上旧有泥塑文昌帝君像和清代邑人王权写的长联:“帝坐面三峰,恰在此时鄂骞石鼓,鸿翥缇群,檐前便是重霄路,星池涵万象,看气润珠躔,浑联壁府,榜下频出五色云”。楼下有1944年新塑的文昌帝
文昌阁始建于是末,早期仅有楼、东亭、从北至西南的走廊和院中两棵古柏。清同治二年节(1863)*反清时,楼阁一时尽毁。现阁院东南角的一棵古柏为当年被烧去半面皮而幸存下来的。清代光绪年间重建楼阁和东南厦房,其内墙壁嵌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邑人王权撰《大像山文昌阁创立文社碑记》。民国十五年(1926)又增修南厢房,为卷棚顶,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底层为地藏室,上层为僧房,后墙左右皆有望窗。门两边有木刻联,为民国时县内名人宋延桢题,其子宋梓篆联:“楼构数椽窜膝易,窗开三面会心多”。内耳房门额有籀字“共星轩”、“通帝座”,中央佛阁中所奉木雕“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立像)。文昌阁整个建筑以四合式封闭院落为布局,东亭、北廊、西宇皆有望窗,可任意瞰视渭川风光。出后门额首籀“积上台”三字,并通甬道。 对联: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作什么事,朝来拜夕来拜叫我为难 双明洞,俗称药王洞,在大像窟之西,孙膑洞之上。没阶而上有一洞,穿洞可达殿窟。洞长16袄,门首行书“此山中”,人至此,情景交融,诗意、哲理、书法交融,妙趣横生。
书法系本县清代著名进土李则广手笔。窟朝向东北,原三壁置佛像。洞前夸砌堵墙,上有望窗两个,如两只眼睛,双明洞由此得名。窟由自然洞穴改建而成,高约8米,深9米,宽17米,总面积172平方米。清代巩建丰《伏羌县志》载:“双明洞,在大佛之西巅,有窃通明,最高险。乡人凿岩为龛,架木为阁,内则疏窗洞达。游人穿穴登眺,亦像山胜境也。”又据时叶应甲《优羌县志》载:“……左侧有双明洞,前后相通……”由此可见,早时通往大像山峰,是沿双明洞后阁道行往,双明洞并为憩息之洞窟。凿成佛窟的时间,亦应早于大像窟。现在洞后册腰直至大像窟窗前,阁道的痕迹还隐隐可见。洞下栈道,应为大像窟凿成后才始修通。双明洞亦是大像山最早凿建之洞窟。
双明洞窟内,原有泥像17尊,毁于“文化大革命”中,今存塑像为1994年按原样重塑.正龛供奉华严三圣像.中为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手施说法印,左为文殊菩萨游戏坐于雄狮背,右为普贤菩萨游戏坐于白像身,同安置在高4.7米,宽7米的佛阁内.三圣像齐高2.53米.左龛药王殿外伸砖木结构建筑,硬山顶,饰吻,并挂欠匾,上题:甘肃省甘谷县大像山药王洞圣像揭幕纪念,中书“德高术妙润泽普天,行方智圆千古永传。”下题:陕西耀县药王山博物馆、中华约王山孙思邈研究社,1994年古4月28日。殿正中供奉药王孙思邈,像高1.75米,斜坐猛虎身,右手拿捧药盒。左手掌龙颚,给龙治病欲扎针之状。右站药童高1.2米,双手捧药盒。左右两侧分塑十大名医,仓公、第仲景、皇甫谧、陶弘景,张介宾、扁鹊、华陀、王淑和、葛洪、李时珍。像皆坐式,同高1.3米,窟右三小龛内各塑单身像,从左至左:灵官坐于坛上,环眼下视,吹须怒发,右手向上高举一鞭,左手执金砖,像高1.33米;马三将军骑黑驴,秀骨清相,玲珑生动,通高0.8米,像塑于1980年;护法为立像,高2米,手执法棍,雄分健威武。
窟前平台外挑1.3米,长1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上建木构抱厦一座,为歇山造,斜外挑角,兽吻饰顶。
双明洞为大像山石窟早期凿建禅窟群丰收了创先启后的重要作用,如没有这一自然窟的存在,就像难凿建成大像窟及两边石窟。 睡佛窟位于三星福、禄、寿洞东侧。北向,平面长方形。前壁紧靠小禅窟右上角辟明窗。清代重塑莲叶观音像,以高度夸张手法,塑造了一尊宁静善良而又悠然自得、半卧莲叶之上的观音菩萨。造像超越佛教规范,失履半卧。艺术家用泥巴塑造了一尊栩栩如生的劳动人民所敬仰的神尊。

甘肃十大名镇是哪些


甘谷县十大景点 甘谷大象山的景点介绍 1、永泰古城。
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省景泰县,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明*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是松山新边中的一座军事要塞。城墙上有炮台12座、城楼4座,城下有瓮城、护城河,城南北两侧分别指向兰州和长城方向建有绵延数十里的烽火台。如此完备的设计,堪称中国古代军事要塞教科书式的典范之作。
2、礼辛古镇。
礼辛镇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西北,是甘肃省十大古镇之一,有悠久的历史,是著名的“仰韶文化”发源地之一。到礼辛,让人有一种跌入文化陷阱的感觉,一不小心,就会被五千年前的陶片绊倒,犁铧尖上听得一声脆响时,不用怎么猜想,绝对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向现代文明的钢铁叫板,那镢头不需抡得太圆,不需挖得太深,随便下去都会挖出一个五千年来。作为渭河文明、黄河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清溪河文化在初露冰山一角时就充分体现了深厚和丰富的意蕴。
3、青城古镇。
青城古镇位于甘肃省榆中县最北端的黄河南岸,是兰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甘肃省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非常难得的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主要是古建筑、古民居群,对研究西北民居、西北风情有一定历史价值。先后有《老柿子树》、《黄河浪》等电视剧在此选景拍摄。
4、碧口镇。
碧口,原名碧峪口、碧霞口。多为四川经商落户移民,语言、服饰、习俗、民宅无不和巴蜀大地同出一辙,故自古就有“碧口不象甘”之说。碧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古发掘响浪汉代墓群出土的铜器表明,两汉时期这里就有农牧活动。明清以来,碧口至四川昭化的白龙江、嘉陵江两百里水道,成为水上“丝绸之路”,商船列队,搏击惊涛骇浪,号子声声震峡谷,纤夫肩上的纤绳沟通了甘、青与巴蜀的联系。碧口镇就象它的地理位置一样,碧口是陕甘文化与巴蜀文化的过渡地带,这里的语言、风俗习惯大多与一江之隔的四川相似,自古就有“碧口不象甘”的说法。
5、连城镇。
连城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大通河两岸就有人居住,辛勤劳作,繁衍生息。镇域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吐鲁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鲁土司衙门、藏传佛教圣地妙因寺、显教寺、雷坛,素有“小五台”之称的石屏山尕达寺。还有引大入秦先明峡倒虹吸工程,水磨沟宋代摩岩石刻,东大寺等自然、人文景观。
6、哈达铺镇。
哈达铺镇,是红军长征中一个重要的坐标点,原因来源于一张旧报纸。1935年9月12日,中央在甘肃省迭部县境内的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8天后,红军中央纵队进驻甘肃宕昌县哈达铺镇,并在此获得一张《大公报》,报上有关于陕北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得到这个信息后,*做出了到陕北去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整编红一方面军为陕甘支队,红军目标明确地向陕北进发,因此,哈达铺镇也被称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哈达铺镇被誉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被列为我省红色旅游景点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什川镇。
什川历史悠久,曾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汉代就已经很有名气,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历史传说优美动人。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风光秀丽的万亩梨园,美丽动人的神化传说,使之成为兰州近郊的一处“世外梨园”。什川的梨园堪称“梨园之乡”。连片梨园面积达12000余亩,树龄大多在三百年以上。梨树纳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至今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园内梨树千姿百态,景象十分壮观,堪称“中国一绝”,日本植物学家称之为“世界植物界的奇迹”,全球罕见的“活植物标本”,难得的“梨园博物馆”。
8、大靖镇。
大靖镇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是该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历史上曾是甘肃的四大名镇之一,汉武帝时期称为“朴环”,商贸活动最为活跃。陕西、山西一带的商人确有“要想挣银子,走一趟大靖土门子”之说。因此,文人墨客称大靖为峻极天市,在人间高大繁荣到了顶点。白天商贾云集,人来车往,万头攒动;晚间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好像天上的街市一样。据说北京故宫的前门上曾悬有“峻极天市”一匾。因此,大靖又有“小北京”之称,缘故如此。
9、陇城镇。
陇城镇历史悠久,在距今78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陇川繁衍生息,开垦种植。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女娲,就出生在陇城,故陇城素称“娲皇故里”。陇城地处古丝绸之路上,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古战场街亭就在境内,是古代西安经关中,通过关东南大道进入甘肃境内的第一重镇,历来是商贾云集、交通便利的通衢要道和驿站,是古秦安四大集镇之一。陇城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现境内有许多文物古迹和古战场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国街亭古战场遗址、女娲庙、女娲洞遗迹、陇城古城遗址、西番寺等。
10、阳关镇。
阳关因在玉门关之阳而得名,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门户和“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阳关镇地理位置优越,地大物博,境内水、光、土、热、野生动植物和旅游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由于这里泉水水质优良,远离市区,没有任何污染物,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之地。同时,阳关镇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阳关、玉门关、渥洼池、寿昌城等名胜古迹座落于阳关镇境内。

甘肃有那些名胜古迹???


甘谷县十大景点 甘谷大象山的景点介绍 甘肃作为我国东南部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汉唐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甘肃大地上,散布着上千处人文景观,其中有堪称世界石窟壁画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以泥塑著称于世的天水麦积山石窟等。

天水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甘谷县十大景点 甘谷大象山的景点介绍

天水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分别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南郭寺景区、伏羲庙、武山水帘洞、秦安凤山景区、甘谷大象山、石门景区、玉泉观景区、南郭寺景区、靖远法泉寺石窟。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麦积山风景区分为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江四个景区,包括十八个风景小区、二十处独立景点、七处古遗址、一条曲江水。“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南郭寺景区

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两公里处的慧音山坳,这里有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的李白、杜甫咏南郭寺的诗篇,有杜工部祠堂及堪称“稀世之宝”的“春秋古柏”等文物,所以南郭寺被誉为第一名刹。

伏羲庙

天水的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是全国最大最早的伏羲庙,古建筑群规模宏大、错落有致、布局严谨,庙内古柏参天,浓荫盖地,清幽雅静,芳草添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山水帘洞

武山水帘洞国家4A级景区,坐落在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处的钟山峡谷中,为丝绸之路上的一处石窟寺院。这里群峰叠嶂,奇伟挺拔,曲径幽林,鸟语花香,洞中水泉奔涌,山间溪流潺潺,实属仙境圣地。

秦安凤山景区

天水秦安凤山景区,国家4A级景区,位于秦安县城东凤山上,拥有甘肃省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是一处集传统、宗教、民俗、建筑、雕塑、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甘谷大象山

甘谷大像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秦岭西端的文旗山上。自山脚石级而上至巅,总长1.5公里,占地面积约640亩,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

石门景区

天水石门山,又称石门景区,是5A级天水麦积山景区的组成部分,位于麦积山石窟东南25公里处,由南峰的皇天峰、玉灵峰,北峰的斗姆峰、兴龙峰、麒麟峰五座山峰组成,山高峰险,为花岗岩峰峦地貌,有小黄山之称。

玉泉观景区

天水玉泉观,国家4A级景区,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民西路北侧天靖山麓,为陇右地区一处庞大的道教宫观古建筑群落,其规模和完整性为国内罕见,以“玉泉仙洞”的美誉而荣列秦州十景。

南郭寺景区

天水南郭寺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城南2公里的山坳,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风景优美、古树参天,有汉柏唐槐等古树。东院观音殿前有一水井,清澈见底,水味甘美,四时不竭。这就是杜甫诗中所指的“北流泉”。

靖远法泉寺石窟

法泉寺石窟又名红山寺,位于靖远县城东10公里处杨稍沟口之东岩,迄今残存36个洞窟,其中4个洞窟有中心方柱,有重点洞窟20个,从29-33号洞窟考证,最早开凿于北魏(386-534年),历唐、宋、西夏、明、清、民国,以迄近代,几经沧桑,屡建屡毁,复加维修,规模不断宏大。

甘谷县大庄镇旅游景点介绍 甘谷县大庄镇各村 - 百度...


甘谷县共有多少个乡镇



甘谷县辖13镇2乡。
分别是:大像山镇、新兴镇、磐安镇、六峰镇、安远镇、大石镇、礼辛镇、大庄镇、武家河镇、金山镇、西坪镇、八里湾镇、古坡镇、白家湾乡、谢家湾乡。
甘谷县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东邻秦安县、麦积区,南接秦州区、礼县,西与武山县接壤,北与通渭县相连。总面积1572.6平方千米。
甘谷县的名优特产有麻鞋,脊兽,油煎洋芋,甘谷浆水面,酥圈圈等,甘谷县的著名人物有潘钦岳,石作蜀,巩建丰,姜维,尹夫人等。 甘谷县先后荣获“全国辣椒之乡”、“中国花椒之乡”等荣誉称号。
扩展资料
甘谷古属雍州,为冀戎繁衍活动之地,周庄王九年(前688年),秦武公伐冀戎,置冀县,为中国县制之肇始,称“华夏第一县”。冀据渭水河谷,控制秦陇咽喉,为秦“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提供了有利条件。
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年)秦昭王灭义渠戎后,置北地、陇西两郡,冀属陇西郡。秦始皇(赵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其中陇西郡辖冀县。
甘谷县属黄土高原地区,南部山区为秦岭山脉西延,北部山区为六盘山余脉,境内梁、峁、沟、壑起伏纵横,湾、坪、川、滩交错。渭河两岸为冲积小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全县平均海拔1972米,最低海拔1228米(六峰镇觉皇寺村东),最高海拔2716米(古坡乡大条梁),相对高差1488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谷县

甘谷县道教活动场所有多少



如下
宗教 派别 场所名称 地址 负责人姓名
道教 全真 天齐宫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武家河乡白杨树村 陈合义
道教 全真 磐龙山永福宫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谢家坪村 谢信恒
道教 全真 菜园寺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安远镇后家坪村大湾组 王建忠
道教 全真 山华峒山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安远镇史川村二组 史长弟
道教 全真 沐浴山元君庙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榆林坪村 张定娃
道教 全真 尖山寺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武家河乡朱沟村 张理兴
道教 全真 道德观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礼辛乡下街村 李前娃
道教 全真 泰山庙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礼辛乡冯山村 彭丑来
道教 全真 玉兰宫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渭水峪村下庄 张连福
道教 全真 启龙山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武家河乡枣红峪村 杨他有
道教 全真 神蜂寺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庄乡芦家湾村 董生有
道教 全真 青龙寺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六峰镇石滩村 巩付艾
道教 全真 玄龙山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武家河乡武家堡村 卢虎林
道教 全真 觉皇寺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六峰镇觉皇寺村 黄顺安
道教 全真 天齐宫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武家河乡石庙咀村 移新成
道教 全真 梅林观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金山乡郑家山村 郑世文
道教 全真 顺金寺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小王家村 王岁定
道教 全真 香台山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安远镇西城村 张新录
宗教 派别 场所名称 地址 负责人姓名
道教 全真 白衣寺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金山乡金山村 王玉成
道教 全真 福庆宫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盘石村 王有章
道教 全真 九龙观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庄乡大庄村 席双全
道教 全真 太坪山东岔泰山庙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谢家湾乡转地村一组 徐文玉
道教 全真 见龙山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四十铺村一组 张理兴
道教 全真 东岳宫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像山镇西关社区 魏老老
道教 全真 圣母宫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崔家村一组 魏双成
道教 全真 青龙观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杨家庄村一组 杨保福
道教 全真 中岳寺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石乡贯寺村一组 李福成

陕v是哪里的车



陕V是陕西省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的车牌
拓展资料
车辆号牌是两面分别悬挂在车子前后的板材,通常使用的材质是铝、塑料或贴纸,在板上会显示有关车子的登记号码、登记地区或其他的基本资料。
车牌是对各车的编号,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车牌可以知道车所属省、市、县,车管所根据车牌可以查到车的主人。
陕A是 西安车牌 陕B是铜川车牌 __是宝鸡车牌
陕D是咸阳车牌 __是渭南车牌 陕F是汉中车牌
陕G是安康车牌 __是商洛车牌 陕J是延安车牌
陕K是榆林车牌 陕V是杨陵车牌

甘谷大庄距甘谷西平有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1009.1公里
起点:大庄村
1.天水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沿大安段行驶2.3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安姚段
2) 沿安姚段行驶14.1公里,直行进入新城北路
3) 沿新城北路行驶890米,直行进入S304
4) 沿S304行驶760米,右转进入西环路
5) 沿西环路行驶2.0公里,左转
6) 行驶320米,右转
7) 行驶410米,左转
8) 行驶860米,右转
9) 行驶260米,朝天水/宝鸡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620米,直行进入连霍高速
3.沿连霍高速行驶370.5公里,朝西安绕城/机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帽耳刘立交桥
4.沿帽耳刘立交桥行驶1.2公里,过帽耳刘立交桥约720米后,直行进入西安绕城高速
5.沿西安绕城高速行驶32.4公里,朝临潼/渭南/郑州/城东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方家村立交桥
6.沿方家村立交桥行驶920米,过方家村立交约720米后,直行进入连霍高速
7.沿连霍高速行驶129.6公里,直行进入连霍高速
8.沿连霍高速行驶770米,直行进入连霍高速
9.沿连霍高速行驶195.9公里,朝平顶山/南京/洛阳新区/登封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75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宁洛高速
11.沿宁洛高速行驶35.8公里,朝漯河/南阳/南京/广州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740米,直行进入宁洛高速
13.沿宁洛高速行驶194.5公里,在漯河西/G107/西平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4.沿匝道行驶1.3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京深线
15.驻马店市内驾车方案
1) 沿京深线行驶17.3公里,朝西平方向,左前方转弯进入西平大道
2) 沿西平大道行驶2.9公里,直行进入西平大道
3) 沿西平大道行驶100米,在第2个出口,直行进入解放路
4) 沿解放路行驶20米,直行进入西平大道
5) 沿西平大道行驶2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西平县

请大概介绍下甘谷



甘 谷 概 况
甘谷,古称冀,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建冀县,迄今有2700年,为全国县治肇始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石作蜀、蜀汉大将军姜维、清初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等名人先贤的生息之地。
甘谷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出生在甘谷县白家湾乡蒋家湾村的古风台太昊山。有着近两千七百年的建县史,是中国最早建县的地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_、冀戎,初县之。” 冀,为今甘谷县。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天水市西北,渭河中游。地处东经104°58′至105°31′,北纬34°31′至35°03′之间,东邻秦安县、麦积区,南接秦州区、礼县,西与武山县接壤,北与通渭县相连。全县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49公里,总面积1572.6平方公里。 全县共有405个村委,2210个村民小组, 6个社区,97个居民小组,城乡共15.2万户,总人口61.2万人。
县人民*住所地大象山镇, 邮政编码:741200,*区号:0938。
全县辖5镇:
六峰镇、安远镇、新兴镇、大像山镇、 磐安镇。
10乡:
西坪乡、八里湾乡、白家湾乡、金山乡、大石乡、谢家湾乡、古坡乡、礼辛乡、大庄乡、武家河乡。
甘谷气候
甘谷属黄土高原地区,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县,境内长度41.6公里。南部山区为秦岭山脉西延,北部山区为六盘山余脉,境内梁、峁、沟、壑起伏纵横,湾、坪、川、滩交错如棋。渭河两岸为冲积小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便利,宜于种植,是全县主要农业经济区,也是全县工商服务业集中地,素有“金腰带”之称。全县平均海拔1972米,最低1228米(六峰镇觉皇寺村东),最高2716米(古坡乡大条梁),相对高差1488米。
甘谷县地处大陆腹地,属东亚季风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为四季分明,冬干夏湿,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热无酷暑,冬冷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5℃,其中最高(7月)月均气 甘谷县
温25.4℃,最低(1月)月均气温-1.1℃。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分布极不均匀,一般一至三月雨量偏少,七至九月雨水较多。全年日照2350小时左右,日照率约50%,无霜期190天左右。

以上就是优秀啦整理的甘谷县十大景点 甘谷大象山的景点介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优秀啦。

与“甘谷县十大景点 甘谷大象山的景点介绍”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什么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什么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时间:2023年12月30日



最新文章

国庆节到新化自驾堵车吗

国庆节到新化自驾堵车吗

时间:2024年08月21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