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秀啦 > 生活 >旅游 >正文

运城永济十大旅游景点 运城永济的旅游景点

更新:2023年05月16日 23:20 优秀啦

优秀啦小编带来了运城永济十大旅游景点 运城永济的旅游景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运城永济十大旅游景点 运城永济的旅游景点

运城永济的旅游景点

永济在南北朝时期隶属于泰州、蒲州,唐朝两建中都,蒲州成为六大雄城之一。清雍正年间设置永济县名。1994年1月,撤县设市。永济人文荟萃,唐多文士,宋多画家,明多官员,清多艺人;境内有五老峰之奇,王官谷之幽,唐开元铁牛,鹳雀楼等。下面是 运城永济的旅游景点,请参考!

1、鹳雀楼

鹳雀楼景区位于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中国魅力城市---山西省运城市境内的黄河岸畔。景区内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该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22年)毁于兵燹。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风景秀丽,前瞻中条太华山,下瞰巍巍黄河水,-留诗者甚多。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唱《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诞生于此。新建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充分体现了唐代风韵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景区规划以古典园林式分布,形成“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是一个国家级旅游景区。鹳雀楼内部陈设以黄河文化和河东文化为主题,时代跨越中华上下五千年,采用浮雕、壁画、微缩景观等形式说明黄河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华夏民族的先祖在这里写下了辉煌的历史。

2、五老峰国家风景名胜区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位于永济市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上。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为帝王授《河图》、《洛书》而名。《周易》成书之前,这里是河洛文化早期传播的圣地。唐宋以来,宗教的.兴盛进一步繁荣了五老山的道教文化,山中观庵簇拥,寺院林立,香火缭绕,仙人飞升,朝客云集。大明万历19年,明神宗亦慕名而至,朝山进香,于农历七月初一至十五朝山庙会,所以,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之称,被誉为我国北方道教文化名山。五老峰风景秀美宜人,奇特的地质地貌造就了许多罕见奇观。《水经注》称“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山中有9泉、12洞、36峰,盛时曾有64座观庵庙宇,嶙峋翠巍,秀甲三晋。景区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野生动植物千余种。五老峰主要由玉柱峰、太乙峰、棋盘峰、东锦屏峰、西锦屏峰五座山峰组成。

3、普救寺

普救寺地处晋、秦、豫三省交汇处黄河金三角,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观光和爱情圣地。它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座落在山西省西南边陲永济市境内的峨嵋塬头。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开阔,南望巍巍中条山翠若屏障,与中条第一禅林“万固寺”南北对峙、遥相呼应。西眺滔滔黄河水,白如银带,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和国宝“唐开元铁牛”也近在咫尺。因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动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座千年古刹早已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游览和爱情圣地。普救寺,规模宏伟,别具一格。整个寺宇建筑分三道轴线。山门、大钟楼、塔院、回廊、大佛殿、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僧舍、枯木堂、错落有致。并有后花园、击蛙石、仿唐街、浮桥、画廊、鹳雀楼展厅等引人入胜的景点。与《西厢记》故事密切联系的建筑“张生西轩”、“梨花深院”、“书斋院”穿插其间。

4、神潭大峡谷

景区位于山西永济市南中条山内,原名水谷,距今已有千年以上历史。山势巍峨,溪流山泉遍布,自然植被独特,万亩天然柏林郁郁葱葱,为中条山区所罕见。整个景区林木密布,山花烂漫。主峰“九洲疙瘩”海拨1778.3米,突兀于群山之中,山坡陡峭,山顶平缓,云雾天九个峰顶平浮于云海之上,亦真亦幻,自古被寓为“九洲太平”。据考证,景区内有关王庙、娘娘庙、牡丹庙、柏神庙、香花寺、玉皇庙、观音庙、药王庙、龙王庙、庵院、唐朝的罗成点将台、呼延瓒练武馆、清朝孟家园古堡、尚书孟世芳避暑山庄等遗址。景区以两瀑三溪一百零八潭为代表,与千年神龟、娥皇女英沐浴潭、关公圣像、关公试刀台、北宋摩崖石刻、天梯、一线天等景点组成高山峡谷自然景观。奇峰、怪石、翠海、叠瀑等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被誉为“梦幻水乡”“人间仙境”。 集观光、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度假区。

5、雪花山风景区

雪花山风景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东2公里处,三晋最大的内陆湿地伍姓湖以南,是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民族英雄杨振邦抗日革命根据地。由永济市雪花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逾亿元、历经九载精心打造的集休闲、度假、酒店、会议、民俗博览、水上挑战、石雕艺术展及自然山水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2010年景区再投入5000余万元,特聘请专业资深旅游策划团队全程策划管理,按照AAAA级标准对景区进行深度开发、规范管理。雪花山风景区由前山人文园林景观和后山自然山水景观两部分组成,前山占地1000余亩,由度假酒店、雪花山文管所、杨振邦纪念馆、热情挑战水上乐园、晋南民俗博览园、石雕艺术展、动物乐园、竹风园、垂钓园、庙宇区、户外露营区组成。后山绵延10余公里,有白龙瀑布、天梯、隧洞、天湖、黑风峡、葫芦潭、银河瀑布、古济寺、杨振邦练兵场、雪花峰等奇特自然生态景观。

山西永济旅游景点有哪些


运城永济十大旅游景点 运城永济的旅游景点 普救寺

地处晋、秦、豫三省交汇处黄河金三角,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观光和爱情圣地。它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座落在山西省西南边陲永济市境内的峨嵋塬头。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开阔,南望巍巍中条山翠若屏障,与中条第一禅林“万固寺”南北对峙、遥相呼应。西眺滔滔黄河水,白如银带,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和国宝“唐开元铁牛”也近在咫尺。因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动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座千年古刹早已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游览和爱情圣地。

普救寺,规模宏伟,别具一格。整个寺宇建筑分三道轴线。山门、大钟楼、塔院、回廊、大佛殿、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僧舍、枯木堂、错落有致。并有后花园、击蛙石、仿唐街、浮桥、画廊、鹳雀楼展厅等引人入胜的景点。与《西厢记》故事密切联系的建筑“张生西轩”、“梨花深院”、“书斋院”穿插其间。最令游客向往和仰慕的是“梨花深院”,相传相国夫人,崔莺莺和红娘在此居住过。《西厢记》故事中的“惊艳”、“请宴”、“赖婚”、“拷红”等情节,都发生在此院。寺内屹立的莺莺塔回音效果更使游客神奇莫测,妙趣横生。它以奇特的结构,精湛的工艺,明显回音效应而著称于世。莺莺塔与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回音建筑。并与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齐名,被学者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永济旅游景点有哪些


运城永济十大旅游景点 运城永济的旅游景点

古称蒲坂,又称智邑,位于山西省西南端,总面积1221.06平方公里。永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著名景点有五老峰、普救寺、鹳雀楼、王官峪、神潭大峡谷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五老峰

原名五老山,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市区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脉,地处晋、秦、豫三省交汇之黄河金三角。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五老峰最高点月坪梁海拔1810米,最低点风峪沟口海拔500米,主峰玉柱峰海拔1702.6米,最大相对高差1310米。著名景点有玉柱峰、南天门、仙人洞等,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

2.普救寺

位于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3.鹳雀楼

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占地面积2.064平方公里,著名景点有鹳雀楼,影壁等。

4.王官峪风景名胜区

古称“王官城”、“王官谷”,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清华南王官峪村的中条山内,这里山奇水秀,鸟语花香,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内涵丰富,四千年来一直是河东一处品位绝佳的游览避暑胜地与文化教育活动中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5.神潭大峡谷

神潭大峡谷是在距今5.7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一个大裂谷。峡谷内泉水清澈川流不息,飞瀑轰鸣不绝于耳,神潭莫测稀世难寻。奇潭异瀑、水斧神功造就了中条山奇特的高山峡谷景观。景区以两瀑三泉一百零八潭为代表。

永济旅游景点有哪些


运城永济十大旅游景点 运城永济的旅游景点 永济旅游景点有:普救寺、鹳雀楼、神潭大峡谷、五老峰国家风景名胜区、雪花山风景区、永济万固寺、黄河大铁牛(蒲津渡遗址博物馆)、莺莺塔(舍利塔)、永济市博物馆、栖岩寺。

永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所辖。秦、晋、豫三省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它南依中条山,西靠黄河滩,北边是台垣沟壑区。古称蒲坂,传为舜都,总面积1221.06平方千米,总人口43万人(2004年)。市人民*驻城东街道。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山川秀丽,风景独特。

以上就是优秀啦整理的运城永济十大旅游景点 运城永济的旅游景点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优秀啦。

与“运城永济十大旅游景点 运城永济的旅游景点”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泾县属于哪个市

泾县属于哪个市

时间:2024年03月03日



最新文章

国庆节到新化自驾堵车吗

国庆节到新化自驾堵车吗

时间:2024年08月21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6

优秀啦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